下图中①、②和③构成了核苷酸m。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DNA与RNA在核苷酸上的不同点体现在②和③上 |
| B.若②为核糖,则该核苷酸为核糖核苷酸 |
| C.艾滋病病毒、细菌、小鼠体内的③都有5种,②都有2中,m都有8种。 |
| D.若③为胸腺嘧啶,则该核苷酸为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
十六世纪末,张谦德在《朱砂鱼谱》中总结金鱼选种的经验时说:“蓄类贵广,而选择贵精,须每年夏间市取数千头,分数缸饲养,逐日去其不佳者,百存一二,并作两三缸蓄之,加意培养,自然奇品悉具。”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逐日去其不佳者”将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 |
| B.“分数缸饲养”形成生殖隔离 |
| C.金鱼中的“奇品”可能是基因突变造成的 |
| D.基因重组可能出现新品种的金鱼 |
昆虫的保护色越来越逼真,昆虫天敌的视觉也越来越发达,结果双方都没有取得明显的优势,这说明了
| A.双方在斗争中不分胜负 |
| B.双方相互选择共同进化 |
| C.生存斗争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
| D.生物有利变异的结果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理隔离一旦形成,原来属于同一物种的个体就成了不同物种 |
| B.生殖隔离一旦形成,原来属于同一物种的个体就成了不同物种 |
| C.地理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必然经历 |
| D.每个新物种的形成都必定经历从地理隔离达到生殖隔离的过程 |
某小岛上原有果蝇20 000只,其中基因型VV、Vv和vv的果蝇分别占15%、55%和30%。若此时从岛外入侵了2 000只基因型为VV的果蝇,且所有果蝇均随机交配,则F1代中V的基因频率是
| A.43% | B.48% | C.52% | D.57% |
如图是物种形成的一种模式。物种a因为地理障碍分离为两个种群a1和a2,经过漫长的进化,分别形成新物种b和c。在此进程中的某一时刻,a1种群的部分群体越过障碍外迁与a2同域分布,向d方向进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b和d存在地理隔离,所以一定存在生殖隔离 |
| B.c和d不存在地理隔离,却可能存在生殖隔离 |
| C.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留居群体的基因频率相同,则b 和d是同一物种 |
| D.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a2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同,则c和d是不同物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