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研究小肠对葡萄糖和果糖的吸收方式,实验小组制备了若干不同条件下的小肠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如下现象:
①细胞在10%的葡萄糖溶液和10%的果糖溶液中均先皱缩后膨胀;
②用呼吸酶抑制剂处理过的细胞在10%的葡萄糖溶液中皱缩,在10%的果糖溶液中先皱缩后膨胀;
③加入抑制载体蛋白活性物质的装片中,细胞在10%的葡萄糖溶液和10%的果糖溶液中均皱缩。
则小肠上皮细胞对葡萄糖和果糖的吸收方式分别为:
A.主动运输自由扩散 | B.主动运输协助扩散 |
C.协助扩散主动运输 | D.协助扩散协助扩散 |
甲是某高等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图;图乙是该动物体内5个不同分裂时期细胞图,其中分析错误的是()
A.甲图中4是膜面积最大的细胞器,结构5中含有多种酶,参与细胞的凋亡,仅3不含磷脂 |
B.甲图中结构2上的糖蛋白在细胞互相识别时起重要作用,3一定与该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
C.乙图中在骨髓细胞中找到的图像是B和C;除D外均含同源染色体 |
D.乙图中D细胞完成分裂后的子细胞与骨髓细胞相比,核DNA减半,E时期可以发生交叉互换 |
下图是患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和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乙病伴X显性遗传 |
B.Ⅱ-4的基因型一定是aaXBY,Ⅱ-2、Ⅱ-5一定是杂合子 |
C.Ⅲ-2的旁系血亲有4人,其中包含Ⅲ-5 |
D.若Ⅱ1不是乙病基因的携带者,Ⅲ-1与Ⅲ-4结婚生了一个男孩,该男孩只患乙病的概率为1/12 |
一雌蜂和一雄蜂交配产生F1代,在F1代雌雄个体交配产生的F2代中,雄蜂基因型共有AB、Ab、aB、ab4种,雌蜂的基因型共有AaBb、Aabb、aaBb、aabb4种,则亲本的基因型是()
A.AaBb×AB B.aabb×AB C.AAbb×aBD.AABB×ab
数量性状通常显示出一系列连续的表型。现有控制植物高度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位于不同的同源染色体上。以累加效应决定植株的高度,且每个显性基因的遗传效应是相同的。纯合子AABB高50厘米,aabb高30厘米,这两个纯合子之间杂交得到F1,再自交得到F2,在F2中表现45厘米高度的个体基因型为( )
A.aaBB | B.AAbb | C.AABb | D.AaBb |
果蝇的红眼基因(R)对白眼基因(r)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长翅基因(B)对残翅基因(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一只红眼长翅果蝇与一只白眼长翅果蝇交配,F1代的雄果蝇中约有1/8为白眼残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依次是BbXRXr 、BbXrY
B.亲本产生的配子中含Xr的配子占1/2
C.F1代产生基因型不同于双亲的几率为3/4;出现长翅雄果蝇的概率为3/16
D.白眼残翅雌果蝇可能形成bbXrXr类型的次级卵母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