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说:“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译文:治理国家不要总是遵循同一个指导思想,要使国家发展繁荣就不能墨守成规。所以,商汤和周武王不因循古代的法度从而称王天下,夏桀和商纣不改变礼仪从而走向灭亡。反对古法而求变革的人,不能去否定他;因循古法不知变通的人,不值得称道。
请回答:
(1)材料表明商鞅的什么思想?
(2)根据这一思想,商鞅采取了什么行动?包括哪些具体措施?
(3)商鞅的行动有什么重大意义?
综合题((1)(2)两题:将所提供的选项前的字母代号填入表格中相应的空格内,每格1分,共8分)
(1)A桂陵之战 B马陵之战 C长平之战 D吴越争霸 E牧野之战 F巨鹿之战 G城濮之战 H楚汉之争
围魏救赵 |
A |
卧薪尝胆 |
③ |
纸上谈兵 |
① |
武王伐纣 |
E |
退避三舍 |
② |
项庄舞剑,间在沛公 |
H |
破釜沉舟 |
F |
减灶计 |
B |
①②③
(2)A孙武 B韩非子 C“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D儒家 E道家 F墨子
人物 |
学派 |
主要思想 |
① |
法家 |
主张改革,提倡法治;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 |
老子 |
② |
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互相转化 |
③ |
兵家 |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
孔子 |
④ |
提出“仁”的学说,主张“为政以德” |
⑤ |
墨家 |
主张“兼爱”“非攻” |
(2)①②③ ④ ⑤
(3)第(2)题的表格中,谁的主张最受当时的统治阶级欢迎?
认真观察下图,回答问题.(14分)
(1)图1人物是谁?他一生中最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4分)
(2)图2和图3反映的是他为巩固统治在经济上和文化上采取的什么措施?这些措施的
实行有什么作用? (4分)
(3)秦长城的修建是为了抵御哪一个少数民族的进攻? ( 2分)
(4)为加强控制,秦朝在思想上实行了什么措施?谈谈你对这一措施的看法。 (4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史记》引用商鞅语
材料二:
材料三: 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按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世袭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请回答:
(1)从材料一中,体现了商鞅怎样的主张?
(2)请从材料三中找出与材料二的图片相符的内容。
(3)材料三中最有利于秦国新兴地主阶级确立封建制度和最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的措施分别是哪一条?
(4)从以上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出哪些启示或结论?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孔子的学生冉求胆小,遇事退缩。孔子有意识地教育他,凡事要抓紧马上去做。学生仲由敢做敢为,但是不够稳重。孔子怕他冒失,就叮嘱他凡事要请教父兄以后再去做。
材料三学生樊迟向孔子请教怎样耕田种菜,孔子却认为学那些知识没有出息。
(1)指出材料一中图1、图2孔子的主要观点。
(2)材料二反映了孔子什么样的教育思想?
(3)综合以上材料,简单说说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我国古代的传统文化?
建立法治社会是近代历史发展的重要趋势,符合现代社会政治民主化的要求,各国政府都注重民主与法治的建设。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期间,资产阶级不仅用暴力形式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而且还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文献。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起了什么政治制度?为该政治制度提供法律保障的文献是什么?
(2)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颁布的文献是什么?简述其核心内容。
(3)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美、法资产阶级革命高潮过去后,分别制定了什么文献来巩固自己的政权?
(4)以上问题中所涉及的一系列法律文献的制定和颁布对人类社会的转型有什么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