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运动在世界范围内的爆发和迅速扩展,普通民众的生活也发生不少变化。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即使最穷的人,在他的寒舍里也敢于对抗国王的权威。风可以吹进这所房子,雨可以打进这所房子,但是国王不能踏进这所房子” 这一现象最早出现在哪个国家?这个国家颁布的哪一文件确立了这一政治体制?
(2)1789年9月,某国工商业者瓦尔特手捧《人权宣言》高兴地说:“我们的店铺这回不用担心被别人抢夺了!” 这是发生在哪国的现象?这与《人权宣言》的哪项内容密切相关?
(3)“1863年,北军并不重视这支刚初建的黑人军团,但是这个第一支黑人团每一次从战场返回时,总是比上战场时的人数要多些。这是因为啥了?原来,在偏远种植园劳动的奴隶,看见了他们的黑人同胞穿着军服时,立即放下了锄头,拿起了主人遗弃的枪支,加入进队伍中了,同他们一起返回了北军的营地。”这一场景出现在哪国战争中?北军的领导者是谁?这场战争废除了什么制度从而为该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障碍?
(4)在推翻幕府以后,日本天皇政府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这一改革叫什么名称?这场改革不仅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还使它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什么道路?
填图题(每点1分,共5分)
1、观察左上图,将下列地点的字母填入相应方框中。
A、举行开国大典的地方 B、1951年和平解放的地区
2、观察右上图,将下列地点的字母填入相应方框中。
A、签停战协定地方—板门店 B、朝鲜的平壤 C、中朝边界—鸭绿江
(12分) 材料一:“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尺带珠丹致唐朝皇帝的上书
材料二:“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唐朝与哪个民族的友好关系?唐朝与这个民族“和同为一家”的另一史实是什么?
(2)材料二是哪位皇帝的名言?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该皇帝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
(3)该皇帝和他的后继者为加强对西域的管理分别设立了哪两个管辖机构?
“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请回答:
(1)此诗的作者是谁?哪个朝代的人?
(2)这首诗反映的是哪位皇帝统治时期什么太平盛世?
(3)试举一列说明为实现此盛世该皇帝采取的治国措施
(14分) “ 十年寒窗无人问,金榜题名天下知。”
(1)材料中的“金榜提名”指的是我国古代选拔人才的什么重要制度?该制度首创于哪个朝代?(4分)
(2) 请列举对该制度的发展和完善作出重要贡献的两位唐朝皇帝。(4分)
(3) 该制度的创立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意义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
请回答:
(1)请问诗中“此河”指的是哪位皇帝在位期间修建的什么河?
(2)如果一位东北米商想要借助此河从北往南运粮食,他的船将会先后经过“此河”的哪四段?
(3)“此河”的修建对隋朝及后世最大的作用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