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中国土特产品出口统计表》。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时间 |
茶叶 |
生丝 |
鸦片战争前 |
5000(年平均值) |
5000(年平均值) |
1846年 |
7010 |
13220 |
1850年 |
8919 |
23040 |
1854年 |
14122 |
62896 |
A.中国的茶叶和生丝出口量持续增加
B.中国在对外贸易中逐渐取得优势
C.中国茶叶和生丝生产日益商品化
D.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军机处…其制无公署,大小无专官。直庐始设于乾清门外西偏,继迁于门内,与南书房邻,复于隆宗门西供夜值者食宿。其大臣惟尚书、侍郎被宠眷尤异者,始得入,然必重以宰辅。”这表明军机处()
A.由皇帝的亲信组成 | B.侵夺了皇帝的权力 |
C.军机大臣掌握实权 | D.其设置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
天子传子,宰相不传子。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则天子亦不失传贤之意。宰相既罢,天子之子一不贤,更无与为贤者矣。”这表明黄宗羲()
A.反对实行君主制度 | B.指出了废除宰相的弊端 |
C.认为君主不能世袭 | D.强调宰相职位应该世袭 |
《明太祖实录》载:“夫元氏之有天下,固有世祖之雄武,而其亡也由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故也。今礼所言不得隔城中书奏事,此正元之大弊。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上述材料反映出明太祖()
A.要抑制权臣,加强皇权 | B.要解除地方割据 |
C.明了皇权与相权的冲突 | D.要改革官制 |
据《南台备要》记载:“江浙省……调兵剿捕之际,行省官凡有轻重事物,若是一一咨禀,诚恐缓不及事。……(如今)凡有调遣军情重视及创动管钱,不须咨禀,……交他每(们)从便区处。”这段材料可以反映出元代的江浙行省 ()
A.与中央权利之争难以调和 |
B.获得了紧急事务处置权 |
C.行政长官不在由朝廷任命 |
D.不再受到中央节制 |
元代的科举制度也基本上用“经义”“经疑”为题述文,科举分为乡试、会试及殿试。元代科举只考一科,但分成左右榜:右榜供蒙古人、色目人应考,乡试只考两场,要求相对简单;左榜供汉人、南人(淮河以南的南宋境内的人民)应考,乡试时考三场,要求相对严格,乡试、会试考中名单都按种族分配。这表明()
A.元朝主要以科举作为协调蒙汉关系的主要手段 |
B.元朝时期科举制度得到了发展和完善 |
C.元朝统一后重视全面推行汉化政策 |
D.其做法在于协调北方少数民族和南方以汉族为代表的民族之间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