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使农民获得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 |
B.适应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
C.土地私有,自负盈亏 |
D.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形式 |
《重读近代史》一书中有这样的叙述:“(缔造者们)言辞的崇高与行为的凶暴,平等的许诺与特权的森严,恰成反比,越来越使渴望解脱重重压迫的贫民失望。”与这一叙述相关的历史事件应该是
A.太平天国运动 | B.义和团运动 | C.辛亥革命 | D.国民革命 |
观察下图,下列诗句反映了图片所示古代制度的是
A.“立嗣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
B.“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 |
C.“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白了头” |
D.“身未离襁褓,业披冠带” |
《荀子·礼论》记载:“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材料中荀子主要强调的是
A.建立礼制的必要性 | B.人需要自我约束 |
C.必须消灭人的欲望 | D.实行仁政的必要性 |
秦朝时制定的法律细密严苛,实行“轻罪重罚”,古罗马《民法大全》规定:“……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二者的最大差别是
A.对犯罪的惩处力度 | B.打击犯罪的效果 |
C.立法的完整全面性 | D.法律规定的立足点 |
“……我说不出话,眼睛看不见,我既不是活的,也未曾死,我什么都不知道,望着光亮的中心看时,是一片寂静。荒凉而空虚是那大海。”(艾略特《荒原》)据上引诗句判断,《荒原》是一部
A.浪漫主义文学作品 | B.现实主义文学作品 |
C.现代主义文学作品 | D.民族主义文学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