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各个时期都设有对地方、对百官的监察制度及监察机构,以期实现对权力的约束。其中“位卑权重”,“以小驭大”且无固定治所的是
A.秦朝丞相 | B.明朝提刑按察司 |
C.元朝御史台 | D.汉朝刺史 |
“十二铜表法自从定下来之后,……有些条款甚至一直保留下来,到罗马后期仍然有效。罗马人后来对这一古代法典有一种引以为傲的感情。十二铜表法的语言也成为后世法典语言的典范。”这段论述表明《十二铜表法》
①适用于整个罗马帝国②成为罗马成文法的起点
③对后世立法影响深远④标志着罗马法体系形成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②③ | D.①③④ |
《十二铜表法》规定:“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这一规定旨在
A.保护私有财产 | B.保障平民利益 |
C.保护奴隶主贵族利益 | D.维护法律尊严 |
请根据下述图片判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映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势力不断削弱 |
B.反映的趋势是皇权逐渐加强,相权逐渐削弱,最终被废止 |
C.反映的发展趋势易形成暴政,压抑民主政治 |
D.反映了秦朝、唐朝、明朝、清朝四朝的情况 |
《明史》记载:“(明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置殿阁大学士,而其官不备,其人亦无所表见(现)。燮理(治理)无闻,何关政本,视前代宰执(宰相),迥乎异矣。”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A.殿阁大学士实际上并未设置 |
B.殿阁大学士仅供顾问而无实权 |
C.内阁地位等同于六部 |
D.殿阁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 |
下列有关我国古代中央集权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秦朝的郡县制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标志 |
B.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主要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
C.元朝的行省制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 |
D.明朝的内阁不是中央一级正式行政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