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反映了19世纪60~80年代中国棉布、棉纱进口的变化,能够对这一变化作出合理解释的是
A.中国沦为世界市场的附庸 |
B.列强暂时放松经济侵略 |
C.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 |
D.民族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对此有人说:尼克松改变了世界。但毛泽东却说:是世界改变了尼克松。以下关于当时世界的理解,正确的是
A.多极化格局出现 | B.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劣势 |
C.中国经济实力大幅提高 | D.中苏关系缓和 |
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各国之间的距离被拉“近”,世界变得越来越“小”,这直接源于
A.各国的生产和销售连为一体 | B.世界市场的日益扩大 |
C.交通和通信工具的不断革新 | D.世界各种文明的交流更为密切 |
20世纪,美、英政府经济职能经历了几次转变,以下比喻体现了80年代以来,两国政府经济职能定位的是
A.“中间道路” | B.“守夜人” | C.“大管家” | D.“甩手掌柜” |
在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农村,自然经济依然具有相当的发展,这也是农村地区出现农业、农民、农村之间相互制约(三农问题)致使经济不发达现象的根源之一。中国自然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形态最终结束,是在
A.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 | B.1901年完全沦为半殖半封建社会之后 |
C.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 | D.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结束之后 |
某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发现 : 中共“一大”的党纲在中国已散失无存,现存最早的“一大”党纲收藏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原来,曾参加一大的陈公博后来到美国攻读博士时,将“一大”党纲作为博士论文的附件,置于论文之后。针对这份英文“党纲”, 你认为 : ①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因为是一大的当事人所记,具有可信性; ②不具备史料价值,因为英文写的党纲是为论文服务的,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③去伪存真,考证无误后,可作为史料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③正确, ①②错误 | B.②正确, ①③错误 |
C.①③正确, ②错误 | D.①②③俱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