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科学家及其提出学说与贡献的叙述不对应的是
| A.道尔顿提出原子学说 |
| B.舍勒发现了氯气 |
| C.汤姆生发现电子,并提出原子结构轨道模型 |
| D.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现象,提出了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 |
关于离子浓度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等浓度的 、 混合溶液中:![]() ![]() |
B.新制氯水中:![]() |
C.室温下,向0.01 溶液中滴加 溶液至中性:![]() |
D.物质的量浓度均为 的 和 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可能的关系为: |

化学平衡常数(K)、电离常数(Ka、Kb)、溶度积常数(Ksp)等常数是表示、判断物质性质的重要常数,下列关于这些常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化学平衡常数的大小与温度、浓度、压强有关,与催化剂无关 |
| B.Ka(HCN)<Ka(CH3COOH)说明相同物质的量浓度时,氢氰酸的酸性比醋酸强 |
| C.向氯化钡溶液中加入同浓度的碳酸钠和硫酸钠溶液,先产生BaSO4沉淀,则Ksp(BaSO4)>Ksp(BaCO3) |
| D.当温度升高时,弱酸、弱碱的电离常数(Ka、Kb)变大 |
E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M是E的气态氢化物,在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气体M存在如下关系:xM(g)
Mx(g),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的沸点比同主族下一周期元素的气态氢化物沸点低 |
B.该反应的百分比学方程式是![]() ![]() ![]() |
| C.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是33.3 |
D. 时刻,保持温度不变,再充入1 molM,重新达到平衡时, 将增大 |
X、Y、Z三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的大小关系为:
,原子序数之和为16。X、Y、Z三种元素的常见单质在适当条件下可发生下图所示变化,其中B和C均为10电子分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元素位于ⅥA |
| B.A不能溶解于B中 |
| C.B的沸点高于C的沸点 |
| D.A和C不可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相同数目的H318O+和D2O分子中的中子数相等 |
| B.54 24Cr为铬的一种核素,其核外电子数为30 |
| C.标准状况下,22.4L氦气与22.4L氟气所含原子数均为1.204×1024 |
| D.Na2O2与H2O反应生成氧气,反应中水作还原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