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学教师为“氯气与金属钠反应”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与操作以替代相关的课本实验操作:先给钠预热,到钠熔融成圆球时,撤火,通入氯气,即可见钠着火燃烧,并产生大量白烟。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钠着火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 |
B.反应生成的大量白烟是氯化钠晶体 |
C.管中部塞一团浸有NaOH溶液的棉球是用于吸收过量的氯气,以免其污染空气 |
D.管右端棉球处颜色变化可判断氯气是否被碱液完全吸收 |
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制备乙酸乙酯时,将乙醇和乙酸依次加入到浓硫酸中 |
B.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到放在表面皿上的pH试纸上 |
C.配制5%食盐溶液时,将称量的食盐放入烧杯中加计量的水搅拌溶解 |
D.配制氯化亚铁溶液时,将一定量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加适量铁粉和用水稀释到所需浓度 |
某同学在实验室里过滤一种浑浊溶液,发现滤出的液体仍浑浊。他检查实验装置发现漏斗外壁没有水,滤纸也未出现破损或小漏洞,则造成实验失败的原因可能是下列操作中的
A.滤纸高出漏斗边缘的部分未剪掉 | B.滤纸与漏斗之间有气泡未被排掉 |
C.倾倒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 D.过滤时玻璃棒靠在一层滤纸一边 |
下列洗涤仪器的方法:①用稀盐酸洗涤长期存放石灰水的试剂瓶;②用稀硝酸洗涤做过银镜实验的试管;③用浓盐酸洗涤做过高锰酸钾分解实验的试管;④用酒精洗涤做过碘升华实验的烧杯;⑤用NaOH溶液洗涤盛过苯酚的试剂瓶;⑥用热的纯碱液洗涤盛过油脂的烧杯;⑦用热的烧碱液洗涤做过硫试验的试管;⑧用盐酸洗涤热水瓶胆内的水垢,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①②不正确 | B.⑥⑦不正确 | C.全部正确 | D.全部不正确 |
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分液时,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层倒出 |
B.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 |
C.配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酸时,应将浓硫酸慢慢加到浓硝酸中,及时搅拌和冷却 |
D.测溶液的PH值需先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再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溶液滴在试纸上,并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
实验室进行NaCl溶液蒸发时,一般有以下操作过程:①放置酒精灯②固定铁圈位置③放上蒸发皿④加热搅拌⑤停止加热、余热蒸干,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A.②③④⑤① | B.①②③④⑤ | C.②③①④⑤ | D.②①③④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