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温下,往H2O2溶液中滴加少量FeSO4溶液,可发生如下两个反应:2Fe2++ H2O2 +2H+ =2Fe3++ 2H2O ;2Fe3++ H2O2=2Fe2++ O2↑+2H+,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H2O2分解过程中,Fe2+是反应的催化剂 |
B.在H2O2生产过程中,要严格避免混入 Fe2+ |
C.H2O2的氧化性比Fe3+强,还原性比Fe2+强 |
D.在H2O2分解过程中,溶液的pH逐渐下降 |
少量铁与足量稀硫酸反应,下列方法可以加快铁与稀硫酸反应速率且不影响氢气生成
量的是()
A.加入少量NaSO4(aq) | B.加入少量CuSO4固体 | C.加铜屑 | D.增大压强 |
某元素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分子式为X2O5,在它的气态氢化物中含氢3.85%,该元素的原子中有42个中子,则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
A.14 | B.31 | C.33 | D.75 |
A和B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的离子A—和B2+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层结构。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为A > B | B.核外电子数为A > B |
C.原子半径A > B | D.离子半径 A- > B2+ |
把A、B、C、D4块金属片浸入稀硫酸中,用导线两两相连组成原电池。若A、B相连时,A为负极;C、D相连时,D上产生大量气泡;A、C相连时,电流由C经导线流向A;B、D相连时,电子由D经导线流向B,则此4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B>C>D B. A>C>D>B C C>A>B>D D. B>A>C>D
已知25℃、101kPa条件下:①4Al(s)+3O2(g)="2" Al2 O3(s)△H=" —2834.9" kJ·mol-1
②4Al(s)+2O3(g)="2" Al2 O3(s)△H=" —3119.1" kJ·mol-1由此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等质量的O2比O3能量低,由O2变O3为吸热反应 |
B.等质量的O2比O3能量低,由O2变O3为放热反应 |
C.O3比O2稳定,由O2变O3为吸热反应 |
D.O2比O3稳定,由O2变O3为放热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