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一定温度下,下列叙述不是可逆反应A(g)+3B(g)2C(g)达到平衡状态标志的是
①C生成的速率与C分解的速率相等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a mol A,同时生成3a mol B
③A、B、C的浓度不再变化
④A、B、C的百分含量不再变化
⑤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变化
⑥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
⑦单位时间内消耗a mol A,同时生成3a mol B
⑧A、B、C的分子数之比为1∶3∶2
A.②⑧            B.①⑥          C.②④          D.③⑧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常温下,取pH=2的两种二元酸H2A与H2B各1 mL,分别加水稀释,测得pH变化与加水稀释倍数有如图所示变化,则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H2A为二元强酸
B.pH=4的NaHA水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为:c(Na+)>c(HA-)>c(A2-)>c(H2A)>c(OH-)
C.含NaHA、NaHB的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为:c(Na+)=c(A2-)+c(HB-)+c(B2-)+c(H2B)
D.Na2B的水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为:c(Na+)>c(B2-)>c(OH-)>c(H+)

从植物中分离出的活性化合物zeylastral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合物 zeylastral可以发生水解反应
B.能与FeCl3溶液、银氨溶液发生反应
C.1mol zeylastral最多与5molH2发生反应
D.1mol zeylastral最多可与2molBr2发生反应

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从某地颗粒采集器中获得雾霾颗粒样品,然后用蒸馏水浸取。在探究雾霾颗粒可溶性成分的实验中,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向浸取液中滴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雾霾中可能含有Cl-
B.向浸取液中滴入硝酸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雾霾中一定含SO42-
C.向浸取液中加入Cu和浓H2SO4,试管口有红棕色气体产生,说明雾霾中可能含有NO3-
D.向浸取液中加入浓NaOH溶液微热,试管口附近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雾霾中一定含有NH4+

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需经过NaOH溶液配制、基准物质H2C2O4•2H2O的称量以及用NaOH溶液滴定等操作。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用图甲所示操作转移NaOH溶液到容量瓶中
B.用图乙所示装置准确称得0.1575gH2C2O4•2H2O固体
C.用图丙所示操作排除碱式滴定管中的气泡
D.用图丁所示装置以NaOH待测液滴定H2C2O4溶液

在一无色溶液中检验出有Ba2、Ag,同时又测得其酸性很强。某学生还要鉴定此溶液中是否大量存在:①Cu2②Fe3③Cl④NO3⑤S2⑥CO32⑦NH4⑧Mg2⑨Al3⑩AlO2离子。其实,这些离子中有一部分不必再鉴定就能加以否定,你认为不必鉴定的离子组是

A.③⑤⑥⑦⑩ B.①②⑤⑥⑧⑨
C.③④⑦⑧⑨ D.①②③⑤⑥⑩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