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萃取剂将碘水中的碘萃取出来,这种萃取剂应具备的性质是
A.不溶于水,且必须易与碘发生化学反应 |
B.不溶于水,比水密度小 |
C.不溶于水,比水密度大 |
D.不溶于水,且比水更容易使碘溶解 |
Cu2S与一定浓度的HNO3反应,生成Cu(NO3)2、CuSO4、NO2、NO和H2O,当NO2和NO的体积相等时,实际参加反应的Cu2S与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1∶7 | B.1∶5 | C.1∶9 | D.2∶9 |
下列各表述与示意图图中一致的是()
A.图①表示向含Mg2+、Al3+、NH4+的盐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时,沉淀的量与NaOH的体积的关系图。则三种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Mg2+)∶n(Al3+):n( NH4+)=2∶3∶2 |
B.图①中使用的NaOH的浓度为2 mol/L |
C.图②表示25℃时,用0.1 mol·L-1盐酸滴定20 mL 0.1 mol·L-1 NaOH溶液,溶液的pH随加入酸体积的变化 |
D.图③中曲线表示3N2(g)+N2(g)![]() |
右图所示是一种新近开发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它以掺杂氧化钇(Y2O3)的氧化锆(ZrO2)晶体为固体电解质,在熔融状态下传导氧离子 (O2-),其中多孔电极a、b均不参与电极反应。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采用多孔电极的目的是易于吸附气体 |
B.有H2放电的b极为电池的负极 |
C.a极对应的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 |
D.b极对应的电极反应为2H2-4e-+2O2-=2H2O |
将40 mL 1.5 mol·L-1的CuSO4溶液与30 mL 3 mol·L-1的NaOH溶液混合生成浅蓝色沉淀,假如溶液中Cu2+或OH-浓度都已变得很小,可忽略,则生成沉淀的组成可表示为()
A.Cu(OH)2 | B.CuSO4·Cu(OH)2 | C.CuSO4·2Cu(OH)2 | D.CuSO4·3Cu(OH)2 |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现象 |
解释或结论 |
A |
过量的Fe粉中加入稀HNO3,充分反应后,滴入KSCN溶液 |
溶液呈红色 |
稀HNO3将Fe氧化为Fe3+ |
B |
某钾盐溶于盐酸,产生无色无味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 |
有白色沉淀出现 |
该钾盐是K2CO3 |
C |
Al箔插入稀HNO3中 |
无现象 |
Al箔表面被HNO3氧化,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
D |
用玻璃棒蘸取浓氨水点到红色石蕊试纸上 |
试纸变蓝色 |
浓氨水呈碱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