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打造法治经济,助推民营企业转型升级,是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来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
表:2011——2014年我国经济运行情况

  项目
时间
GDP增速(%)
能源消耗强度降幅(%)
消费对GDP贡献率(%)
科技进步贡献率(%)
2011年
9.3
2.0
51.6
51.00
2012年
7.7
3.6
51.8
52.20
2013年
7.7
3.7
50
51.70
2014年
7.4
3.9
54.4
52.30

注:①2003——2011年,我国GDP年均增长10.7%左右。②能源消耗强度一般指单位GDP能耗。
材料一:M省政府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应对挑战,打造经济转型升级版:以市场为导向,全面深化改革,重点加快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以创新驱动为动力,大力推进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以结构调整为着力点,推进消费扩大和升级,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材料二:经济新常态离不开环保新常态。“先污后治”是经济旧常态的表现,“强治少污”才是经济新常态的表现。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是社会需要、百姓期盼。
环保新常态下,环保是全领域覆盖的,不同地区、不同污染物都要治理;环保是全环节涉及的,社会再生产过程各个环节都涉及到环保;环保是全手段实施的,需要综合运用法 律手段、行政手段、市场手段和道德手段等;环保是全社会行动的,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居民等各个主体的协力行动。
(1)概括表中所反映的经济信息。并运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分析材料一中M省是怎样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打造经济转型升级版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相关知识,说明我国政府在“经济新常态”下应如何打造环保“升级版”。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 生态文明建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地震发生后,财政部发出通知,要求灾区各级财政部门要加大财政投入,积极筹措资金,确保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尽快回复生产,重建家园。截至4月20日,中央财政已下拨青海抗震救灾资金5亿人们币,用于抢险救灾,受灾群众转移安置和生活救济,,伤员 救治 卫生防疫 学校复课等方面。
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结合材料分析我国财政有哪些作用?

2011年初,聊城市委市政府对我市经济发展提出了“保增长、渡难关、上水平”的总体要求。为落实这一要求,市政府着力推进大项目好项目建设,带动全市经济发展,并组织数千名干部下基层,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为改善民生,推出了十八项增强群众收入的政策措施;为提高政府工作人员法律意识和履职能力,举办专门辅导讲座;为审慎行使权力,认真听取人大代表建议,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上述举措收到良好效果,今年一季度我市主要经济指标增幅继续位居省国前列。
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并联系材料,说明聊城市是如何打造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的?

近年来,网络政治正逐渐成为中国政治生活的常态。各级党政官员纷纷“触网”,直接在网上了解社情民意,回应民间诉求。同时,网络也日益成为民众参政议政和政府科学决策的新平台,推动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然而,在一些网络推手的恶意推动下,诸如2011年11月间网上流传的“新疆籍艾滋病人通过滴血食物传播病毒”、“武汉大三女生求职时被割肾”、“玉溪将发生8.6级大地震”等谣言在网络上快速传播,形成“网络暴力”,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联系的观点,分析网络发展对我国政治生活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文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但文化发展水平仍落后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步伐,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适应。福建省建设文化强省要着重发展传媒出版、工业设计、动漫游戏等高端和新兴文化产业,挖掘地方特色资源优势,发展区域特色文化产业群,同时要广泛吸收借鉴国内外先进文化建设经验和优秀文化发展成果,增强文化发展活力。
运用唯物辩证法矛盾观,从三个角度(多答不加分)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

材料一:近年来,出生于80后、90后的新生代农民工备受关注。他们的思想观念、价值标准、工作欲求甚至人生态度等,与传统农民工有着很大的区别,他们中大多数人具有“三高一低”的特征:受教育程度高,职业期望值高,物质和精神享受要求高,工作耐受力低。他们不再是为了生存在打工中多挣钱,更希望扎根城市、成为城市中的一员。他们中的不少人缺乏必要的专业技能,也不愿从事最脏最累最“没出息”的工作。
材料二:新生代农民工因其出生、成长于改革开放、社会加速转型的时代背景下,明显带有不同于传统农民工的时代烙印。社会应该正视、关注他们对于人生的企求和渴求,还给他们一个相对公平的生存机会,他们的命运,不该再是父辈的轮回。
(1)运用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思想观念进行分析。
(2)你认为新生代农民工应怎样正确认识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