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最近,“新常态”一词在中国各类媒体上迅速走红。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中共中央审时度势做出的重大战略判断。这一论断本身也有一个发展深化的过程。2014年5月,习近平在河南考察时首次提出“新常态”一词。11月9日,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演讲中首次系统阐述了新常态的三特征。12月l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九大趋势性变化,提出“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材料二:必须采取正确的消费政策,释放消费潜力,使消费继续在推动经济发展中发挥基础作用。下表是2012-2014年我国的几项经济数据:

年份
国内生产总值
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农村居民消费支出
城镇居民消费支出
绝对量(亿元)
同比增长(%)
绝对量
(亿元)
同比增长(%)
绝对量(亿元)
同比增长(%)
绝对量(元/人)
同比增长(%)
绝对
量(元/人)
同比增长(%)
2012
519322
7.8
264835
19.3
207167
12.1
 
 
 
 
2013
68845
7.7
436528
19.6
234380
13.1
6626
9.0
18023
5.4
2014
636463
7.4
502005
15.7
262394
12.0
8383
10.0
19968
5.8

注:①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未提供居民消费支出数
据,只提供了居民收入数据。
②“九五”期间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是32.83%,“十五”期间是41.58%,“十
一五”期间是59,5%。而根据国际经验,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的固定资产投资占GDP
的比重分别平均在20%—30%、15%—20%。
(1)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角度,分析材料一蕴含的哲理。
(2)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材料二中我国经济发展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个人品德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4年3月31日中宣部授予山东省沂源县西里镇张家泉村原党支部书记朱彦夫同志“时代楷模”荣誉称号;4月1日山东省委决定在全省广大党员干部中广泛开展向“时代楷模”朱彦夫同志学习的活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朱彦夫同志14岁参军入伍投身革命,参加过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抗美援朝等上百次战斗,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失去了四肢和左眼。在和平建设时期,他主动放弃荣军休养所的特护待遇,回到家乡担任村党支部书记长达25年,把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建成远近闻名的先进村。退休后,他用嘴衔笔、残肢抱笔,创作完成了自传体长篇小说《极限人生》和《男儿无悔》。他对祖国满腔热血,对乡亲们一片真情,自掏腰包发展教育事业,常常倾己所有接济病困群众。他的先进事迹生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朱彦夫的先进事迹如何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2)结合材料,从唯物辩证法和人生价值观角度,分析朱彦夫的先进事迹诠释的思想方法和价值追求。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78年~2013年我国社会商品销售总额中的价格形成图

材料二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S省采取了以下改革措施:扩大企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改革试点范围;建立健全居民生活用电、用水、用气等阶梯价格制度改革;建立最严格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制度;建立健全最低生活保障、就业困难群体就业援助等。
(1)依据上述材料,揭示图所示的经济信息,分析S省采取的改革措施蕴含的经济生活道理。
材料三 2014年3月,为满足市场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M市政府与M市石化公司欲合资35亿元兴建芳烃项目(石油化工项目,简称PX)。部分公众获悉后因担心环境污染而进行了反PX项目的聚集示威。M市政府宣布缓建该项目,广开短信、电子邮件等渠道,充分倾听民意,发放科普读本《PX知多少》,请环境科学家作环境评估报告等。M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强调“PX项目上马与否需听取民意再作决策”。
(2)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在经济体制改革中政府应怎样进行决策?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全国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在中央电视台展开。关于规范学生汉字书写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但也引起了不少的争论
第一种,不赞成。
网络时代,汉字的载体逐渐从纸质的载体转移到了电和磁的载体上。汉字书写难,拼音输入易学易记已经成为汉字输入的主流方法,不仅在计算机上使用,也在移动通信和手机上使用。
大众传媒能够超越时空局限,文化沟通、传递、共享的功能日益强大。
老师上课的讲义、资料都是通过公邮共享,大多数地方填表也都要交电子版,和朋友们的交流更是少不了电脑。
第二种,赞成。作为华人,汉字和汉语才是自己的灵魂的栖息地,是根。中国汉宇对亚洲各国有很大影响。
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普及,在给汉字的书写、传播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提笔忘字”、“写字不规范”等问题,导致了母语情感的淡化。
(1)针对规范汉字书写引发的争论,你同意哪一种观点?请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理由。
(2)汉字书写载体的发展引起了汉字还要不要进行规范书写的争论,绝大多数人认为汉字规范书写是十分必要的。结合材料说明真理具有怎样的特点。
(3)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想,为学生汉字书写规范的推进提两条合理建议。

(本题26分)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解决产能过剩问题,提出加快建立和完善以市场为主导的化解产能过剩矛盾的长效机制。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目前我国主要传统行业产能利用率

注:目前普遍的标准是,产能利用率小于75%为严重过剩。我国新兴行业风电设备制造的利用率只有67%,光伏电池为57%、多晶硅只有35%.产能严重过剩已成为中国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诸多问题的根源。
(1)结合材料,请你从市场经济的角度谈谈解决材料中出现的问题要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的理由。
材料二:钢铁是某地的支柱产业,但钢铁又是耗能和污染大户,其污染造成的雾霆天气给当地群众生产和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当地政府下定决心解决这一问题.尽管化解产能过剩,压缩淘汰产能7000万吨,将涉及就业人员数百万人,影响GDP上千亿,但当地政府仍将人民利益放在首位,通过结构转型,政府购买服务等各种方式解决遗留问题,真正实现让人民满意的活动效果。
(2)结合材料二,分析当地政府应如何履职才能让人民满意?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北京高考英语降分的方案,因为事关高考改革的方向,在H地区也激起巨大的争议,赞同和反对者都不在少数。
支持英语降分的人认为:
“在高考的指挥下,英语和语文、数学有并列地位,实际上是语文地位最弱。英语则因非母语难掌握而成为学生用功甚巨的科目。由此造成一种怪状,中国人写不好汉语不必在意也不必脸红,而考不好英语,却事关重大。”
“高考降低英语的分值,并非取消英语,而是将英语拉下神坛,还回其工具属性。”
“高考降低英语的分值,不会使穷孩子不利。”
“对大多数人来说,是否有深度掌握英语的必要,将取决于个人需要,无须每个人都以熟练掌握英语为假想目标去用功。”
……
反对英语降分的认为:
“削弱英语地位会加剧教育‘贫富分化’。”
“如果中国的公立教育持续削弱英语的地位,只会导致精英群体更快逃离应试教育体制,更早出国留学去。”
“融入全球化经济竞争是发展的必然之路,在这一背景之下,以弱化英语地位的代价来抬升所谓国学,实在不是智慧之举。”
……
(1)你是赞成还是反对高考英语降分?请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阐明理由。
(2)新民网评论员指出:中小学英语教学因为重视分数,忽视语言交流功能,近年来饱受公众质疑。改革现有的僵化教学模式,让英语回归语言交流工具,比降低英语考试分数更重要。结合材料,说明改革英语教学向社会传递正确的信号是如何体现辩证否定观的。
(3)尽管人们看法不一,但都应秉持对教育公平的正确价值取向。假如你是争论的一方,在争议中应该坚持怎样的方法论原则。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