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23日上午,银监会副主席王兆星在介绍2014年金融改革相关情况时表示,在鼓励民间资本进入中国银行业以及发起设立民营银行方面,2014年取得了非常重要的、新的进展。这项进展( )
①有利于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②有利于消除企业之间的不正当竞争
③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
④有利于促进国有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床前的月光,窗外的雪,高飞的白鹭,浮水的鹅,唐诗里有画,唐诗里有歌,唐诗像清泉,流进我心窝……”,身着古色古香服装的中小学生,用明快的曲调和优美的旋律,吟唱着一首首古诗词。这样做( )
A.有利于全面继承我国的传统文化 |
B.有利于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
C.有利于保护和弘扬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 |
D.有利于抵制流行文化 |
一切受人民欢迎、对人民有深刻影响的艺术作品,从本质上说,既反映人民精神世界又引领人民精神生活,都必须在人民的伟大中获得艺术的伟大。可见,优秀的文化( )
A.源于时代的智慧,推动时代的前进 |
B.彰显时代的精神,创造时代的未来 |
C.反映时代的潮流,决定时代的走向 |
D.源于时代的实践,引导时代的发展 |
有人主张,传统民俗节日应考虑恢复一些对现代有积极作用的古俗,还应扩充其新的内涵。如在春节宣传一些振兴中华文化的内容;在清明节提倡植树来缅怀亲人与先烈;在中秋节宣传和谐团圆;在重阳节宣传敬老爱幼等。下列对上述主张的价值判断正确的是( )
A.错误,因为传统文化有相对稳定性,应保持不变 |
B.错误,因为传统文化有鲜明的民族性,扩充其内涵就是否定其民族性 |
C.正确,因为传统文化的具体内容只有因时而变,才能促进社会与人的发展 |
D.正确,因为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只有彻底改变,才能促进社会与人的发展 |
温总理以白居易的诗句“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告诫官员,要时时惦记百姓疾苦。温总理“以诗言志”表明( )
A.传统文化是现代思想的主要源头 |
B.传统文化仍有现实意义 |
C.传统文化是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 |
D.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的基础 |
从传统文化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延续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文化的继承性。下列对传统文化的理解错误的是( )
A.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但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 |
B.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
C.传统思想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D.传统文化作为特定历史发展的产物,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