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机构进行对我国当前消费者的消费信心进行调查,消费者信心指数(ICC)为106.45,在“乐观”区间平稳运行。“购买新衣物”和“外出就餐”的支出比最高,“购买书刊”、“护肤美容”、“娱乐活动”、“旅游度假”等项目的支出成为“平常花销”的主力消费内容。表明
①消费者对未来经济环境预期良好
②主力消费结构较为合理
③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是预期收入
④消费信心指数取决于消费心理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部分同学眼高手低是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请你针对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给报社写一篇评论,从《经济生活》的角度看,最恰当的题目是( )。
A.大力发展经济,构建和谐社会 |
B.积极履行职能,促进群众就业 |
C.适应市场需求,提高自身素质 |
D.加大财政投入,完善就业市场 |
2013年1月,青岛缺工人数约20万。由于新生代农民工对增加劳动报酬、改善劳动条件提出了新要求,企业招工对技术工种需求加大,而大量农民工职业技能素质相对较低,使青岛出现了农民工就业难和企业用工难。这启示我们,要解决“两难问题” ( )。
①企业应创造条件维护劳动者利益
②政府应统筹安排劳动者就业
③企业应提供更多的引导和扶持
④劳动者应合理定位,提高劳动技能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在精明的商家眼中,“末日” (2012年12月21日被谣传为玛雅人预言的“世界末日”)从来都不是一个传说,而是一个噱头和商机。在商业广告推动下,“谣言”被不断渲染放大。在淘宝网上,输入“世界末日”,可搜索到100页以上的商品。如果让你揭穿这些商家的“末日”谣言,最有力的诘问是( )。
①“末日”来了,你还忙着赚钱干什么?
②“末日”来了,我还需要这些东西吗?
③“末日”来了,政府难道会不管我们?
④“末日”来了,我们买的商品怎么办?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其中,“家庭农场”的概念是首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出现。家庭农场以土地流转为目标,采用出让、入股、租赁等方式进行流转,创新经营模式,通过家庭经营方式的升级,使分散的小农经营发展为家庭农场的适度规模经营,无疑会带来农村经济的繁荣。“家庭农场”的经营模式( )。
①可以进一步促进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②可以按照企业管理模式来核算成本和加强管理
③完善了农村的上层建筑,会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④作为非公有制经济的新形式必然推动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④ |
近几年,在我国旅游、农业等政府部门的积极引导下,我国乡村旅游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截止到2012年底,5.3万个乡村、150万家农家乐开展乡村旅游,乡村旅游人数达4亿人次,实现乡村旅游总收入1 200亿元,从旅游业直接受益的农民达1 500万人,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农民增收致富、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渠道。这说明( )。
①非公有制经济能够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②乡村旅游业已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③国家发挥宏观调控的职能,促进了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④发展乡村旅游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