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调查统计表,根据其中反映的情况,回答下面的问题(不得出现数字)。
晚间10点档最受欢迎的五类电视节目数据统计表
|
影视 |
科普 |
体育 |
新闻 |
综艺 |
播出比重 |
19.5% |
14.6% |
13.7% |
15.5% |
9.7% |
收视比重 |
21.5% |
8.5% |
15.1% |
19.7% |
23.4% |
(1)比较五类电视节目的播出和收视比重数据,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2)这些结论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你对此做何评价?
下面是柯灵先生为《台湾散文选》作序时的一段话。
他玄想中的散文,“应该有声、有色、有光;应该有木箫的甜味,有釜形大铜鼓的骚响,有旋转自如像虹一样的光谱。而明灭闪烁于字里行间的,应该有一种奇幻的光。一位出色的散文家,当他的思想与文字相遇,如撒盐于烛,会喷出七彩的火花”。
请你将这段话用平易朴实的语言重新表述(60字以内)。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是日常生活中的三个口语交际场景,在语言表述上都存在不得体的地方,请指出并加以改正。
(1)某节目现场:主持人朱军得知嘉宾的妹妹刚去世,语气沉痛地说:“我代表观众朋友对舍妹的过世表示哀悼,但木已成舟,还请节哀顺变。”
(2)重庆一中06级毕业生看望几年未见的中学班主任,一见面,紧握老师的双手激动地说:“老师,久仰了。高中时的事情都还历历在目,我特别想念您,您身体还好吧?”
(3)某知名作家收到这样一条短信:曾老师,您的书已经收到,感谢您的惠赠,拜读后受益匪浅,很多地方使我感慨颇多,您堪称散文的大家。作品我定当惠存。
![]() |
根据下面文字提供的信息,概括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限40字以内。
国庆假期间,美国一支15人的探险队在中国重庆市附近发现了一个新洞穴,其内部可视度极低,烟雾袅绕如同云层一般。更令人惊讶的是,岩洞是如此地巨大以至于它内部能够生成一套完整的气候系统。
消息一经传开,引起了民众的广泛关注。重庆的旅游爱好者,更是跃跃欲试,以求先睹为快。这个重庆市附近的巨大洞穴究竟在哪里?很快,人们就根据图片说明查找到,原来,这就是属于重庆武隆后坪天坑群的二王洞、三王洞。现在的二王洞、三王洞完全没有开发,洞内没有道路、没有照明、没有安全设施;而洞内到处有暗洞和深渊,洞顶洞壁摇摇欲坠的大小石头也随处可见。武隆有关方面也早就提醒过:没有洞穴探险经历的市民不要盲目前往。
诗人顾城曾经为数学中的“弧”写出四句饱含诗意的形象化的句子:
鸟儿在疾风中迅速转向,
少年去捡拾一枚分币,
葡萄藤因幻想而延伸的触丝,
海浪因退缩而耸起的背脊。
请你另选角度,发挥想象,以“直线”为对象写出两句形象且有诗意的话。
阅读下面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红楼梦》第七十回“林黛玉重建桃花社 史湘云偶填柳絮词”中写到:史湘云提议以“柳絮”为对象来填词,林黛玉和薛宝钗所填的词得到了众人的推崇。二人所做的词如下:
唐多令(林黛玉)
粉坠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对成逑。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拾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临江仙(薛宝钗)
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团蝶阵乱纷纷。几曾随流水,岂必委芳尘。
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林黛玉在词中对柳絮进行了哪些角度的描写?她由此联想到了什么?
后人评价这两首词时说“黛玉之情感、宝钗之性格皆全然显露”,词中分别借柳絮表现了黛玉的什么情感?又表现了宝钗的何种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