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战火不断,民不聊生,哲学会向政治探索型方面发展。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纷纷著书立说,寻求在乱世中的立国之本、生存之道。从中我们可以感悟到
①哲学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巨大的物质力量
②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③任何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④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

A.②④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运动的,这说明()

A.运动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B.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C.静止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D.静止是不存在的

“实践是知识的母亲,知识是生活的明灯。”这句谚语的哲学寓意是()

A.理论能促进事物发展
B.实践是理论的基础,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C.知识来源于书本
D.真理是检验实践的唯一标准

以下所列各项活动中,属于实践活动的是()
①工人做工 ②农民种地 ③蜘蛛织网 ④蜜蜂采蜜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③④

唐朝诗人李商隐有首诗是这样的:“从来系日乏长绳,水去云回恨不胜,欲就麻姑买沧海,一杯春露冷如水。”这首诗体现的哲学道理主要是()

A.事物运动有其自身的规律,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B.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C.规律是可以认识和改造的
D.想用长绳系太阳,用麻姑买沧海是根本办不到的

西红柿曾被视为有毒之果,并被取名为"狼桃"。直到18世纪末,法国的一名画家在冒险品尝"狼桃"之后,才揭开了西红柿的食用之谜。这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B.实践是认识的动力
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实践是认识的归宿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