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班同学用右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先用弹簧夹夹住乳胶管。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广口瓶内水面变化情况。实验完毕,甲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乙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大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下列对这两种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①甲同学可能使用红磷的量不足,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
②甲同学可能未塞紧瓶塞,红磷熄灭冷却时外界空气进入瓶内
③乙同学可能没夹紧弹簧夹,红磷燃烧时瓶内部分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
④乙同学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

A.只有①③ B.只有②④ C.只有①②③ D.只有①②③④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空气中常见酸碱盐的质量或性质变化及贮存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成语被誉为中华民族的瑰宝.下列成语中其原意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积土成山B.木已成舟C.死灰复燃D.海市蜃楼

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氮气可以作保护气,说明氮气不与任何物质反应

B.水和过氧化氢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化学性质也相同

C.蔗糖的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蔗糖,也一定不能再溶解其他物质

D.某物质燃烧生成CO2和H2O,则该物质的组成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

可乐是一种常见的碳酸饮料,近日,一段“可乐灭火”的视频在网上流传,视频中,消防员手持一瓶可乐,拧开瓶盖,捂住瓶口使劲摇晃后将喷溅而出的可乐泡沫对准火焰进行喷射,很快火就被扑灭,下列对可乐及“可乐灭火”分析错误的是(  )

A.“可乐泡沫”使可燃物隔绝了氧气

B.可乐能“喷溅而出”是由于压强改变所致

C.可乐瓶中如果装水也能产生“可乐灭火”的效果

D.消防员“使劲摇晃”的目的是为了加快二氧化碳逸出

下列各组固体物质用水不能够鉴别出来的是(  )

A.CaCO3 MgCl2B.CuSO4 CaSO4

C.MnO2 CuOD.NH4NO3 NaCl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汽油清洗油污是溶解现象

B.“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的熔点高

C.集中回收废旧电池能减少土壤污染

D.煤制成蜂窝煤是为了提高燃烧效率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