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来制取氧气,主要操作步骤有:①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将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固定在铁架台上,加热;④收集氧气; ⑤停止加热;⑥将导管移出水面。其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A.①一②一③一④一⑤一⑥ | B.①﹣②一③一④一⑥一⑤ |
C.②一①一③一④一⑤一⑥ | D.②一①一③一④一⑥一⑤ |
要除去FeSO4溶液中少量的H2SO4,可加入的物质是
①铁粉 ②氧化铁 ③氧化亚铁 ④氢氧化铁 ⑤氢氧化亚铁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⑤ | D.②③⑤ |
下图表示的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
B.35℃时100g甲的溶液中含甲的质量60g |
C.降低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
D.10℃时甲、乙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
阻燃剂氢氧化铝受热分解时吸收热量,同时生成耐高温的氧化铝和水蒸气,起到防火作用。下列关于该阻燃剂防火原因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A.氢氧化铝受热分解时吸收燃烧物表面的热量 |
B.氢氧化铝分解生成的水蒸气稀释燃烧物表面的氧气 |
C.氢氧化铝受热分解吸收热量使可燃物的着火点降低 |
D.氢氧化铝分解生成的氧化铝覆盖在燃烧物表面,使燃烧物与O2隔绝 |
乙醇不完全燃烧时可以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依据下表数据分析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物质 |
乙醇 |
氧气 |
二氧化碳 |
水 |
一氧化碳 |
反应前质量/g |
6.6 |
8.8 |
0 |
0 |
0 |
反应后质量/g |
2 |
0 |
6.6 |
5.4 |
a |
A.表中的a值为1.4
B.生成的CO和CO2分子个数比为1︰3
C.参加反应的乙醇和氧气的质量比为3︰4
D.在化学反应前后碳元素质量一定相等
下列四个图像中,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向一定量稀盐酸中加水稀释 |
B.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 |
C.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
D.向盐酸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钾溶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