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面对较大的经济下行压力,中央财政用于民生领域的支出不减反增,这也将成为我国经济的一个新常态。这种新常态是基于( )
①财政具有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功能
②消费热点对生产调整和新产业成长的导向与拉动作用
③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的要求
④财政对消费扩大和发展方式转变的促进作用
|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④ | D.③④ |
2009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全面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法,支持牧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山区加快发展,确保中央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措施落到实处。这主要体现了我国坚持
| A.民族平等的原则 | B.民族团结的原则 |
| C.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 D.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原则 |
2009年3月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在向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作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时强调,人大根据党的主张和人民的意愿,通过制定法律、作出决议,决定国家大政方针,并监督和支持“一府两院”的依法行政、公正司法。这表明
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全国人大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②我国是由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③“一府两院”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 ④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大是我国的立法机关
| A.①②③ | B.①②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于2009年3月5日至13日在北京举行,参加会议的2949名全国人大代表对《政府工作报告》进行审议,国务院根据代表们的意见,对政府工作报告认真进行了修改(共修改了17处),之后经全国人大代表表决获得通过。上述材料体现了全国人大代表
①行使审议权 ②行使提案权 ③行使质询权 ④行使表决权
| A.①②④ | B.①② | C.①②③④ | D.①④ |
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每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西藏珞巴族人口不足3000人,也拥有1名全国人大代表。这体现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
| A.民族团结原则 | B.民族互助原则 | C.民族平等原则 | D.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 |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实践发展,借鉴外国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需求提出来的。它科学地回答了______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
| A.建设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 |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
| C.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 D.中国走什么道路、中国的发展依靠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