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把2.3 g钠溶于73.8 g水后所得溶液中Na+与H2O分子的个数比是        
(2)在甲、乙、丙、丁四个烧杯内分别放入0.1 mol的钠、氧化钠、过氧化钠和氢氧化钠,然后各加入100 mL水,搅拌,使固体完全溶解,则甲、乙、丙、丁中溶液的质量分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填甲、乙、丙、丁,中间以<或=连接)
(3)将钠、镁、铝各0.4 mol分别放入100 mL 1mol/L的盐酸中,同温同压下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                
(4)将物质的量之比为2:3:4的N2、O2、CO2混合气体通过Na2O2后,气体体积变为原体积的8/9(同温同压),这时混合气体中N2、O2、CO2物质的量之比为   
(5)从矿物学资料查得,一定条件下自然界存在如下反应:14CuSO4 + 5FeS2 + 12H2O ="=" 7Cu2S + 5FeSO4 + 12H2SO4。(已知FeS2中Fe显+2价),还原剂是            (填化学式),Cu2S是            (选填“还原剂、氧化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或非氧化还原产物”),当有5 mol FeS2发生反应时,有      mol电子转移;1.4 mol硫酸铜可以氧化         mol的硫。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有关有机物分子式确定的计算 探究物质的组成或测量物质的含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合成氨工业中,原料气(N2、H2及少量CO、NH3的混合气)在进入合成塔前常用醋酸二氨合铜(I)溶液来吸收原料气中的CO,其反应式:
[Cu(NH32Ac]+CO+NH3[Cu(NH33]Ac·CO ΔH<0。
(1)必须除去原料气中CO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醋酸二氨合铜(I)吸收CO的生产适宜条件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吸收CO后的醋酸铜氨溶液经过适当处理又可再生,恢复其吸收CO的能力以供循环使用。醋酸铜氨溶液再生的适宜条件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N2(g)+3H2(g)2NH3(g) ΔH<0;2SO2(g)+O2(g)2SO3(g) ΔH<0;
回答下列问题:
(1)从影响速率和平衡的因素分析,要有利于NH3和SO3的生成,理论上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实际生产中采取的措施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2)在实际生产的合成氨过程中,要分离出氨气,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合成SO3过程中,不需要分离出SO3,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硫铁矿与焦炭充分混合(FeS2与C的质量比为5∶2),在有限量的空气中缓慢燃烧,结果可得到硫磺(副产物是两种氧化物),其燃烧的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18世纪40年代以前,生产硫酸最古老的方法是:以绿矾(FeSO4·7H2O)为原料在蒸馏中煅烧,然后再冷凝至室温,得到一种液体,称之为“绿矾油”。
(1)蒸馏釜所产生的气体中含有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绿矾油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绿矾油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留在蒸馏釜中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为无色晶体,B为淡黄色固体;X、C、E、G均为气体。其相关关系如图1-12所示:

图1-12
(1)晶体A常用作城市道路融雪剂,由此可知C为__________,D为__________;
(2)E是新型饮用水消毒剂,其分子构型与G相同,由C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E作为饮用水消毒剂的主要优点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
(3)F与G生成H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