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
实验 |
现象 |
结论 |
A |
将稀硝酸加入过量铁粉中,充分反应后滴加KSCN溶液 |
有气体生成,溶液呈血红色 |
稀硝酸将Fe氧化为Fe3+ |
B |
将铜粉加入1.0mol•L-1Fe2(SO4)3溶液中 |
溶液变蓝、有黑色固体出现 |
金属铁比铜活泼 |
C |
向蔗糖中加入浓硫酸 |
蔗糖变黑,并放出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 |
D |
将铜片放入浓硫酸中 |
无明显现象 |
铜片发生了钝化 |
下列各组溶液中,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强酸溶液中:Na+、Mg2+、SO42-、AlO2- |
B.某无色溶液中:NH4+、Cu2+、MnO4-、NO3- |
C.含有0.1 mol/L Fe3+溶液中:K+、Mg2+、Cl-、SCN- |
D.与铝反应生成H2的溶液中:Na+、K+、Cl-、SO42- |
海洋是一个巨大的宝藏,期待着人们的开发和利用,下列有关海水综合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从海水中提取溴单质只有物理变化发生 |
B.从海水制海盐主要是通过化学变化完成 |
C.电解熔融的氯化镁可制备镁和氯气 |
D.电解氯化钠溶液可以制得钠和氯气 |
将AlCl3、FeCl2、FeCl3、MgCl2四种溶液,只用一种试剂就能加以区别,这种试剂是
A.HCl | B.NaOH | C.BaCl2 | D.KSCN |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1 mol CO2和CO的混合气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1.5NA |
B.常温常压下,33.6 L 氯化氢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1.5NA |
C.12g Mg与足量二氧化碳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A |
D.1 mol·L-1 CuCl2溶液中含有的氯离子数为2NA |
下列关于氯气或氯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氯气能使润湿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
B.新制的氯水呈黄绿色是因为在溶液中溶有氯气分子 |
C.与久置氯水不同,在新制氯水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后无白色沉淀 |
D.氯水久置后,会使溶液酸性增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