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2气体与足量Fe2(SO4)3溶液完全反应后,再加入K2Cr2O7溶液,发生如下两个化学反应:
①SO2+2Fe3++2H2O=SO42-+2Fe2++4H+;
②Cr2O72-+6Fe2++14H+=2Cr3++6Fe3++7H2O。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氧化性:Cr2O72->Fe3+>SO2 |
| B.K2Cr2O7能将Na2SO3氧化成Na2SO4 |
| C.每有1 mol K2Cr2O7参加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6NA |
| D.若有6.72 L SO2(标准状况)参加反应,则最终消耗0.2 mol K2Cr2O7 |
12.下列图示内容的对应说明错误的是
| A |
B |
C |
D |
|
图示 |
![]() |
![]() |
![]() |
![]() |
| 说明 |
该仪器用于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 |
表示溴水中滴入Na2SO3溶液的PH 变化曲线 |
该装置可保护钢闸门不被腐蚀 |
该化学反应为吸热反应 |
11.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0.01mol·L-1NH4Al(SO4)2溶液与0.02mol·L-1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NH4++Al3++2SO42-+2Ba2++4OH-=2BaSO4↓+Al(OH)3↓+NH3·H2O |
B.一定条件下,将0.5mol N2(g)和1.5molH2(g)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 2NH3(g) △H=-38.6kJ·mol-1 |
| C.溴乙烷中滴入AgNO3溶液检验其中的溴元素:Br-+Ag+==AgBr↓ |
| D.CO(g)的燃烧热是283.0 kJ·mol-1,则CO2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O2(g) =2CO(g)+O2(g)ΔH=+283.0 kJ·mol-1 |
10. 关于如图所示①、②两个装置的评价正确的是

9、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操作和现象 |
结论 |
|
| A |
向装有Fe(NO3)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稀H2SO4,在管口观察到红棕色气体 |
HNO3分解生成了NO2 |
| B |
用铂丝蘸取溶液进行颜色反应,观察到火焰呈黄色。 |
该溶液一定是钠盐溶液 |
| C |
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CO2,溶液变浑浊 |
析出了NaHCO3 |
| D |
常温下,将Al箔插入浓HNO3中,无明显现象。 |
铝和浓硝酸不反应 |
8.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mol Fe粉与1mol水蒸气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3NA |
| B.电解精炼铜时,若转移了NA个电子,则阴极析出32 g铜 |
| C.6.8克熔融的KHSO4混中含有0.1NA个阳离子 |
| D.标准状况下,11.2L四氯化碳所含分子数为0.5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