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下对甲、乙、丙三种物质的说明:
(1)甲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 。
(2)由甲转化为乙需经下列过程(已略去各步反应的无关产物,下同):
其中反应Ⅰ的反应类型为 ,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为 (注明反应条件)。
(3)已知:
由乙制丙的一种合成路线图如下(A﹏F均为有机物,图中Mr表示相对分子质量):
① 下列物质不能与C反应的是 (选填序号)
a. 金属钠 b.HBr c.Na2CO3溶液 d. 乙酸
② 写出F的结构简式
③ D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一种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的结构简式 其
④综上分析,丙的结构简式为
苯乙烯可以通过下列方法合成:
(1)AB的反应的反应类型是 ;该反应还会生成另一种有机物,其结构简式为 。
(2)C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 。
(3)检验产物D中溶有C的实验方法是 ;
(4)B有多种同分异构体。E是B的芳香类同分异构体,结构上满足下列条件。则E的结构简式为 。
A.能发生银镜反应 B.且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2种
(5)对羧基聚苯乙烯()是合成功能高分子材料的重要中间体。
已知:①NaBH4为选择性还原剂,不能还原羧酸
②苯甲酸发生苯环取代时,生成间位产物。
试写出以甲苯等为主要原料,合成对羧基聚苯乙烯的流程图(无机试剂任选)。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如下:
(有机基础)
A、B、C、D、E、F和G都是有机化合物,它们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1)化合物C的分子式是C7H8O,C遇到FeCl3溶液显示紫色,C与溴水反应生成的一溴代物只有两种,则C的结构简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D为一直链化合物,其相对分子质量比化合物C的小20,它能跟NaHCO3反应放出CO2,则D分子式为 _________________,D具有的官能团是 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芳香化合物B是与A具有相同官能团的A的同分异构体,通过反应②化合物B能生成E和F,F可能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E可能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已知A为淡黄色固体,T、R 为两种常见的用途广泛的金属单质,D具有磁性的黑色晶体, C是无色无味的气体,H是白色沉淀,且在潮湿空气中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固体。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D:_____________ R: _________.写出A的电子式 _______
(2)按要求写出下列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在潮湿空气中变为M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与R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向沸水中加入W饱和溶液,可制得一种红褐色透明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邻羟基桂皮酸是合成香精的重要原料,下为合成邻羟基桂皮酸的路线之一已知: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化合物II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合物II→化合物III的有机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__
(3)化合物III在银氨溶液中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4)有机物X为化合物IV的同分异构体,且知有机物X有如下特点:①是苯的对位取代物,②能与NaHCO3反应放出气体,③能发生银镜反应。请写出化合物X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合物I遇氯化铁溶液呈紫色 |
B.化合物II能与NaHCO3溶液反应 |
C.1mol化合物IV完全燃烧消耗9.5molO2 |
D.1mol化合物III能与3molH2反应 |
(6)有机物R(C9H9ClO3)经过反应、再酸化也可制得化合物IV,则R在NaOH醇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某固体混合物可能含Al、(NH4)2SO4、MgCl2、A1Cl3、FeCl2、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对该混合物作如下实验,所得现象和有关数据如图(气体体积已换算成标况下体积):
回答下列问题:
(1)混合物中是否存在FeCl2_____________(填“是”或“否”);
(2)混合物中是否存在(NH4)2SO4_____________(填“是”或“否”),你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④的离子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根据计算结果判断混合物中是否含有AlCl3(填“是”或“否”),你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