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阅读下面一段短文后,认真思考并回答有关问题.如图1所示,小明和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可乐饮料的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m间的通话,这表明 .
(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相同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表明: .
(3)如果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捏住棉线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 .
(4)某研究小组利用以上两个纸杯和一些长短、粗细不同的琴弦,又进行了探究“音调和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他们选用的琴弦长度、材料在图2中已标出(其中琴弦的直径关系:a=c=d<b),并且每根琴弦固定在“音箱”上的松紧程度一致.
①若他们想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长度”的关系应选择琴弦 (选填符号a、b、c 或d).
②若选择琴弦a和b,则是为了研究 .
③若有同学选择c和d进行研究,并推理得出:琴弦长度越长,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的结论.该同学探究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
④两位同学还可以选择琴弦 (选填符号a、b、c或d),研究“琴弦音调高低与材料的关系”.
如图所示,甲、乙、丙三图中的装置完全相同,燃料的质量都是10g,烧杯内的液体质量相同。
(1)若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应选择 两图进行实验,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热量的多少,是通过 来反映的;
(2)若比较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特点:
①应选择 两图进行实验; ②不同物质吸热的多少是通过 来反映的;
③ 关于在该实验的过程中,下列做法和要求中一定需要的有哪些 __ (多选)。
A.使用相同的烧杯 |
B.液体升高相同的温度 |
C.烧杯中分别装入相同体积的不同液体 |
D.相同质量的的燃料 |
E.液体吸收相同的热量
F.加热时火焰大小尽量相同
为了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小薇设计了如图(a)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
(1)在连接电路时,开关S应处于_________状态。
(2)小薇先将电流表接在L1所在的支路上,闭合开关后,看到灯L2发光但灯L1不发光,电流表的示数为零,电路可能存在的故障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排除故障后她测出了L1、L2支路和干路上的电流分别为I1、I2和I,电流表示数如图b中甲、乙、丙所示,可读出I1=0.5A,I2=_______A,I=________A。根据测量结果, 在误差允许范围内你认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和各支路电流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写出关系式即可)。
(4)为了验证结论的普遍性,小薇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敏连接了如右上图(c)的实物连接图,此时,电流表测的是_______的电流。若要测灯L2的电流,请你在图上只改动一根导线,完成电路的连接。(在需改动的导线上打“×”,再画出重新连接后的导线)
探究物体的重力势能与什么因素有关(甲、乙、丙三物体的质量关系为:m甲=m乙<m丙,木桩起始位置高度相同)
(1)比较图中A、B两木桩扎入沙坑的深度,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质量一定时,物体的高度越大,具有的重力势能就 _______ .
(2)如果在图中所示B、C两木桩扎入沙坑的深度相同, _____ (选填“能”、“不能”)说明乙、丙的重力势能相同,你的理由是 .
小文和小轩今天分别买了一件厚度相同的毛料衣服和棉料衣服,两人在争论哪一件衣服更保暖,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决定设计一个实验,他们用这两种布料分别包着装有热水的密闭烧瓶,让它们自然冷却,利用温度计和手表测量两烧瓶水温变化相同时所花的时间情况。
⑴为了保证实验的准确性,两烧瓶相同,水的初温相同,环境因素相同和烧瓶中水的质量也相同,实验时所选取的两种不同布料的大小及 也一定要相同。
⑵按计划操作,小文和小轩同学得到了如下的温度变化及时间的数据填在下列表格中:
两烧瓶中水的温度变化T/℃ |
90 |
80 |
70 |
60 |
50 |
40 |
30 |
20 |
20 |
毛料所包的烧瓶花的时间t/min |
0 |
6 |
15 |
25 |
37 |
54 |
74 |
99 |
150 |
棉料所包的烧瓶花的时间t/min |
0 |
10 |
25 |
40 |
57 |
77 |
102 |
130 |
150 |
由上述数据可知:当时实验室温度是: ℃,一切条件相同时, 的传热性较好,由此可以猜想:当有两件完全相同的毛料衣服与棉料衣服可选择时,在寒冷的冬天,你该选择哪一件衣服? 。
⑶除了采用降低相同的温度所花的时间长短来比较两种布料的保温性能外,根据上述数据,你还可以采用 方法来比较两种布料的保温性能。
我市某中学有一个“温度计探究”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开展了有关温度计的专题探究。他们通过查阅资料得知17世纪时,意大利伟大的物理学家伽利略曾设计过一种温度计,其结构为:一根麦秆粗细的玻璃管,一端与鸡蛋大小的玻璃泡相连,另一端竖直插在水槽中,并使玻璃管内吸入一段水柱,根据管内水柱的高度的变化,可测出相应的环境温度。为了探究“伽利略温度计”的工作过程,课题小组的同学按照资料中描述,自制了如图示的测温装置,图中A为一给小塑料瓶,B为饮料吸管,通过一个软木塞与A连通,管的下端竖直插在一个大水槽中,使吸管内外的水面有一高度差h。经过讨论,课题组精心设计了一份实验方案,并认真地进行实验探究:
(1)在不同温度下,课题组分别测出了对应的水柱高度h,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2)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出空格M内的相邻高度的高度差数值为 m,通过表中数据分析,可得出结论:
①水柱高度h随温度的升高而(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②若在不同的高度,吸管上刻有对应的温度值,则吸管上温度的数值从上往下看,依次是由(选填:“由大到小”或“由小到大”);
温度(℃) |
17 |
19 |
21 |
23 |
25 |
27 |
高度h(cm) |
30.0 |
24.9 |
19.7 |
14.6 |
9.4 |
4.2 |
相邻高度的高度差△h(cm) |
5.1 |
5.2 |
5.1 |
M |
5.2 |
(3)通过实验探究,课题组同学还发现,若用此“伽利略温度计”来测温度,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其中主要的不足之处是(至少写出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