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少量氯水加入KI溶液中,振荡,再加入CCl4,振荡,静置,观察到的现象是( )
| A.有紫黑色固体析出 | B.形成均匀的紫红色溶液 |
| C.液体分层,下层紫红色 | D.液体分层,上层紫红色 |
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且b> a。
Hg(l)+1/2O2(g)=HgO(s) △H =-a kJ·mol-1
Zn(s)+1/2O2(g)=ZnO(s) △H =-b kJ·mol-1
由此可知反应Zn(s)+HgO(s)=ZnO(s)+Hg(l)的焓变为
| A.-(b-a) kJ·mol-1 | B.+(b-a) kJ·mol-1 |
| C.(b-a) kJ·mol-1 | D.(b+a)kJ·mol-1 |
下图是反应A2(g)+3B2(g)
2C(g)△H<0
的平衡移动图,影响该反应平衡移动的原因是
| A.升高温度 | B.增大反应物浓度 |
| C.增大压强 | D.使用催化剂 |
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实验室用排饱和食盐水而不用排水法收集氯气 |
| B.加催化剂,使N2和H2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NH3 |
| C.合成 NH3反应,为提高 NH3的产率,理论上应采取相对较低温度的措施 |
| D.光照新制的氯水时,溶液中c(H+)增大 |
高温下,某反应达平衡,平衡常数K= , 恒容时,温度升高,H2浓度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焓变为正值 |
| B.恒温恒容下,增大压强, H2浓度一定减小 |
| C.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减小 |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 + H2O CO2 + H2 |
说明可逆反应A(g)+B(g)
C(g)+D(g)在一定条件下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事实是。
A.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B.容器内A、B、C、D四者共存
C.A、D的消耗速率相等 D.C、D的生成速率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