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小麦植株高茎(A)对矮茎(a)为显性,抗病(B)对感病(b)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研究人员以基因型为AaBb的高茎抗病小麦幼苗为材料,通过右下图三种途径获得矮茎抗病新品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途径①③依据的原理分别是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B.途径①获得的矮茎抗病植株中纯合子占1/3
C.途径②③获得的矮茎抗病植株均能稳定遗传
D.三种育种途径获得的矮茎抗病植株中a的基因频率均为1
右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②处的液体为组织液,传递兴奋时含有能被③特异性识别的物质 |
| B.①中内容物释放至②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被动运输 |
| C.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 |
| D.①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处膜外为负电位 |
右图为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激素③分泌过多 |
| B.缺碘时激素①和②浓度都高于正常水平 |
| C.图中共有3处箭头表示负反馈调节 |
| D.垂体还能分泌与激素③有相似生理效应的激素 |
农业科技人员在对草原鼠害进行调查时,随机选定某区域,第一次放置了100只鼠笼,捕获68只鼠,标记后原地放回,一段时间后在相同位点放置了100只鼠笼,捕获54只鼠,其中标记的鼠有12只,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该区域中鼠的种群密度较大为306只,必须积极防治 |
| B.这种调查方法称为样方法 |
| C.草原上鼠与牛羊等是竞争关系,鼠害严重会影响畜牧业发展 |
| D.如果在两次捕鼠期间发生草原大火,统计结果是不准确的 |
某种植物原产于南美洲,生性喜光、善于攀援、生长迅速,后来引入我国某地,导致入侵地许多植物被其覆盖后因缺少阳光而死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植物与被其覆盖的植物间一 定是竞争关系 |
| B.引入外来生物一定是对当地生物有害的 |
| C.引入一个生性喜阴植物可以恢复入侵地原有的生态系统 |
| D.导致该植物在入侵地疯长的原因一定是其基因发生了突变 |
在放有0.5ml培养液的培养瓶中放入5只大草履虫,然后每隔一天统计一次大草履虫
的数量。经过反复实验,得出如右图所示的结果:对这一结果的分析,错误的是
| A.大草履虫的生长呈现出“S”型增长 |
| B.大草履虫放入瓶内第一天起进入快速增长期 |
| C.在第四天至第六天中,种群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 |
| D.该瓶内大草履虫种群的K值为4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