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DIS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a)所示,实验中用所挂钩码的重量作为细线对小车的拉力F。通过增加钩码的数量,多次测量,可得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和所受拉力F的关系图象。他们在轨道水平和倾斜的两种情况下分别做了实验,得到了两条a-F图线,如图(b)所示。
(1)图线______是在轨道右侧抬高成为斜面情况下得到的;(选填“①”或“②”)
(2)在轨道水平时,小车运动的阻力Ff =__________N;
(3)图(b)中,拉力F较大时,a-F图线明显弯曲,产生误差。为避免此误差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
A.调整轨道的倾角,在未挂钩码时使小车能在轨道上匀速运动。 |
B.在增加钩码数量的同时在小车上增加砝码,使钩码的总质量始终远小于小车的总质量。 |
C.将无线力传感器捆绑在小车上,再将细线连在力传感器上,用力传感器读数代替钩码的重力。 |
D.更换实验中使用的钩码规格,采用质量较小的钩码进行上述实验。 |
两人拔河甲胜乙败,甲对乙的力是300 N,乙对甲的力________(选填“>”“<”或“=”)300 N.(绳的质量可以忽略不计)
一只小猫跳起来抓住悬挂在天花板上的竖直木杆,如图3-4-8所示,在这一瞬间绳断了,设木杆足够长,由于小猫继续上爬,所以小猫离地面高度不变,则木杆下降的速度为_________________,方向为________________.(设小猫质量为m,木杆质量为M)
图3-4-8
一物体由A点自由下落,经过B点到达C点,已知质点经过B点时的速度是到达C点时速度的3/4,BC间距离为7 m,则AC间距离是___________________m(取g="10" m/s2).
石块A从塔顶自由下落a m时,石块B从离塔顶b m处自由下落,结果两石块同时到达地面,则塔高为__________
自由下落的物体,依次经过途中A点和B点的速度分别为vA="5" m/s、vB="10" m/s,则A、B两点相距hAB=_________,物体从A落到B的时间t=__________.(g取10 m/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