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修身》有云:“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这告诉我们
A.文化促进物质文明的进步 |
B.文化反映民族历史发展的水平 |
C.文化影响个人、民族和国家的发展 |
D.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
如某市现有织布厂35家,一共生产出100匹布。其中28家是手工劳动,一共生产了15匹布,他们生产1匹布的耗时分别是15家需要7小时,6家需要8小时,7家需要9小时;5家机械劳动,一共生产了60匹布,他们生产1匹布的耗时分别是3小时、3.5小时、4小时、4.5小时、5小时;2家是现代化劳动,一共生产了25匹布,他们生产1匹布的耗时分别是1小时和2小时。现在生产1匹布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约是
A.4小时 | B.8小时 | C.1.5小时 | D.13.5小时 |
由于银行库存纸币吃紧,津巴布韦各银行不得不对取款额实行“配给制”,规定每人每天只能从银行支取5亿津元。2010年4月,津巴布韦实际通货膨胀率高达100000%,5亿津元按照黑市兑换价也只相当于十几美元。据此回答问题。在纸币产生以前
A.商品的价格与价值总是一致的 | B.是不会产生通货膨胀的 |
C.货币的价值量是不变的 | D.商品的价格由价值量决定,且不受供求关系的影响 |
在下列关系中关于纸币发行量、物价上涨与通货膨胀三者关系的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增加纸币发行量,就必然会引起通货膨胀,导致物价上涨 |
B.物价上涨总是由增加纸币发行量引起的,其本质是通货膨胀 |
C.纸币发行量不超过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一般不会引起通货膨胀和物价普遍上涨 |
D.物价上涨必然导致增加纸币发行量和通货膨胀 |
假如某地只有10个铜板和10个梨子,且一个梨子=一个铜板。后该地发行10元纸币代替10个铜板,则1元纸币=1个铜板,这时一个梨子的价格就是1元。如果该地20元纸币的话,则2元纸币=1个铜板,这时一个梨子的价格也就变成了2元。从材料中我们可以获得的正确认识是
①控制货币发行量可稳定物价 ②发行纸币可以增加社会财富
③纸币发行量与其购买力成正比 ④纸币实际上是一种价值符号
A.①④ | B.③④ | C.①② | D.②③ |
阅读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图表,回答问题。 下列对12月24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解读正确的是
A.1元人民币能兑换7.4510日元 | B.6.8285美元能兑换100元人民币 |
C.682.85美元能兑换979.04欧元 | D.100美元能兑换682.85人民币 |
12月15日至24日,欧元兑换人民币汇率的变化意味着
A.100欧元能兑换更多的人民币 | B.有利于欧元区游客到杭州旅游 |
C.有利于杭州学生到欧元区国家留学 | D.能提升杭州产品在欧洲市场的竞争力 |
信用卡在使用过程中执行的货币职能有
①一般等价物 ②流通手段 ③贮藏手段 ④支付手段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