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蜂毒素是工蜂毒腺分泌的多肽,具有抗菌、抗病毒及抗肿瘤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体外研究发现,蜂毒素对多种癌细胞具有强烈的杀伤作用。请同答:

(1)在工蜂毒腺细胞的核糖体上,蜂毒素是以   为模板合成的。
(2)在适宜的条件下进行体外培养,癌细胞能够   ,在此过程中细胞内的DNA含量将持续出现周期性的变化。如图表示癌细胞在一定浓度的蜂毒素培养液中培养几小时后,DNA含量不同的细胞数。据此推测,蜂毒素能将癌细胞阻断在有丝分裂的    期.
(3)研究表明,阻断癌细胞增殖周期可引起细胞凋亡。科研人员为研究蜂毒素对人胃癌细胞的影响及作用机制,进行了以下实验。请完善实验并回答问题。
①方法步骤:
a.取4只相同的培养瓶,编号,分别加入等量的完全培养液并接种等量的离体胃癌细胞。
b.1号培养瓶为空白对照,向2~4号培养瓶中分别加入          _蜂毒素溶液。
c.培养48 h后,检测并统计    ,结果如图甲所示。
d.重复a、b步骤,检测凋亡基因(Bax、Bel-2)的表达,结果如图乙所示。

②分析讨论:
a.图甲表明
b.图甲、图乙表明:从基因水平上看,蜂毒素诱导胃癌细胞凋亡与有关。当Bel-2蛋白/Bax蛋白的比值出现                               趋势时,将会诱导胃癌细胞凋亡。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胚胎干细胞的来源及分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酶是细胞代谢重要的催化剂,能够催化多种反应的进行,并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相当广泛的应用。在果汁制作过程中,加入果胶酶能够提高果汁产量,使果汁变得清亮。分析甲乙丙三条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加入果胶酶后果汁变得清亮的原因是,酶破坏了果肉细胞的
(2)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的基本单位是
(3)若采用传统方法在高温条件下分解细胞中的大分子,会破坏果汁中的营养成分,然而加入酶后,反应可以在较低温度下进行,这是因为酶能
(4)甲图表示在适宜条件下果胶酶作用于一定量的果肉细胞,反应一段时间后曲线不再上升,逐渐趋于平缓,这是由于
(5)乙图表示在PH适宜条件下反应速度才能达到最大,PH过高或者过低都会破坏果胶酶的从而导致果胶酶变性失活。
(6)丙图曲线后期变成水平,这最可能是由于

图甲是某水生高等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乙为其进行某种生理活动时的物质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

(1)如果将该细胞放入0.3g/mL的蔗糖溶液中,将会出现细胞壁与[ ]
分离的现象,此时 [ ⑪ ]中的水分大量流出到外界溶液中。
(2)拥有色素的双膜细胞器是[ ]。利用有机溶剂分离该细胞器中的色素分子,使其在滤纸条上扩散,扩散速度最慢的色素颜色是
(3)科学研究表明,该植物细胞中钾离子浓度为池水的75倍,而钠离子浓度约为池水浓度的1/8,这证明了结构②功能上具有性。与钠钾两种离子进出细胞关系最密切的两种细胞器是[ ]和[ ]
(4)若图乙中Y代表单位时间CO2的产生量,则自变量X代表的因素最可能是
。Ⅰ、Ⅱ两条曲线相交与A点,此时Ⅰ、Ⅱ两个曲线代表的生理过程消耗的葡萄糖的比例为
(5)乙图中曲线代表的生理过程能在细胞结构⑥中进行。结构⑥所利用的反应原料为和氧气,同时既能产生也能利用[H]。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学生开展“不同浓度的工业废水对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的影响”的课题研究。他们到一造纸厂污水排出口采集了水样,过滤后的滤液备用。
(1)实验原理:蚕豆根生长过程中吸收污染物后,根尖生长点细胞通常会出现染色体断裂。这些断裂的染色体会与细胞核分开,单独存在于细胞质而成为微核。
(2)材料用具:蚕豆种子、10%的盐酸解离液、龙胆紫染液、蒸馏水、培养皿、量筒、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等。
(3)方法与步骤:
①将蚕豆种子用蒸馏水浸泡一天,吸水膨胀后放在培养皿中,保持温暖湿润,待其发根。


④一段时间后,规范制作临时装片。
⑤在低倍镜下找到生长点细胞,再换高倍镜观察,找到具有微核的细胞进行记数,求取平均值。
(4)预测可能的结果并作分析:

(5)设计实验结果记录表格:

分析材料,回答问题:
美国《Science》杂志2006年报道了一项基因治疗癌症新成果。美国科学家利用遗传工程学的方法改变患者自身白细胞,使其攻击肿瘤,成功挽救了两名皮肤癌患者的生命。研究人员从患者身上提取普通淋巴细胞,这种普通淋巴细胞本身并不能识别癌细胞。这些普通细胞被携带能制造T细胞受体的基因的病毒感染,即可识别癌细胞。将这些“黑色素瘤杀手”T细胞输入患者体内,足以“击败”患者体内的肿瘤细胞。
(1)用携带能制造T细胞受体的基因的病毒感染普通淋巴细胞,这一生物工程技术属于_______技术,其中普通淋巴细胞的作用是作为受体细胞,病毒所起的作用是作为__________。T细胞受体是在细胞的_________(部位)合成的。
(2)患者体内存活的能杀死黑色素瘤细胞的免疫T细胞,是由在_________(器官)处发育而成的T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的,它能专一性地识别、杀死黑色素瘤细胞。这种免疫方式属_________免疫,其中抗原是_______________。
(3)在实验室培养出数量巨大的免疫T细胞的技术属于生物工程技术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技术,所使用的培养液中通常含有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细胞在培养瓶中贴壁生长,随着细胞的生长和增殖,培养瓶中的细胞越来越多,需要定期地用__________使细胞从瓶壁上脱离下来,配制成细胞悬浮液,分装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培养瓶中培养,这称为__________。

下图是患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和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据图回答:

(1)甲病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________染色体上,为__________性遗传。若Ⅱ5与一正常人婚配,则其子女患甲病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_。
(2)已知Ⅱ1不是乙病的携带者,由此可以确定乙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__染色体上。
(3)Ⅰ2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Ⅲ2基因型为__________。若Ⅲ1与Ⅲ5结婚,则所生孩子患病的概率为__________,所以我国婚姻法法禁止这种婚配方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