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评论说:在1955年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利用他个人的巨大魅力和外交机敏逐渐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或怀疑共产主义的领导人的敌对情绪”,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外交方针是( )
A “求同存异”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另起炉灶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下列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表述正确的是
| A.不同制度、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不可以联合 |
| B.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的战争 |
| C.二战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世界人民的联合 |
| D.战争具有很大的破坏性,不能推动科技的发展 |
下边是关于某次战役的资料卡片,根据卡片信息推断它是
| 关于战役的卡片 |
| 信息1:1942年7月至1943年2月 |
| 信息2:苏德战场 |
| 信息3:苏军胜利 |
| 信息4:第二次世界大战转折点 |
A.珍珠港战役
B.斯大林格勒战役
C.诺曼底登陆战役
D.柏林战役
20世纪二三十年代,面对国内的经济和政治危机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国家是
①德国②美国③意大利④日本
|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 C.①③ | D.①④ |
下图是为保证《国家工业复兴法》的实施,美国政府实行“蓝鹰行动”的标志。它体现了美国政府
| A.加强对经济实行干预 | B.实行全面的计划经济 |
| C.兴办公共工程,减少失业 | D.做反法西斯战争的准备 |
学会分析表格是学习历史的必备能力之一。下表中的数据主要反映了当时经济危机中的哪一特点? 1929—1933年美国经济危机工业情况表
| 工厂倒闭 |
工业生产下降 |
失业人数 |
| 13万家 |
70﹪ |
1700万 |
A. 持续时间比较长 B. 破坏性特别大
C. 波及范围特别广 D. 引发政局动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