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会议协商是解决国家争端的重要途径。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494年教皇亚历山大六世实行仲裁,在佛得角以西370里格处划界,史称“教皇子午线”。线东新发现的土地属于葡萄牙,线西划归西班牙。
——《图说天下· 世界历史》系列
材料二:克里蒙梭强硬的说:“如果不把萨尔交给法国,法国决不在任何条约上签字。”……英国提出莱茵河地区仍属德国,但要非军事化。    
——唐贤兴《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材料三:“在德国投降、欧洲战争结束后二至三个月之内,苏俄依据以下条件协助同盟国参加对日战争……”
材料四:1989年12月,美苏两国首脑在马耳他会晤。苏联认为“欧洲存在两个德国是现实,催促解决德国问题只能使欧洲国家发生的转折复杂化……德国统一不是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国际研究参考》1990年01期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西班牙、葡萄牙两国关于殖民地的矛盾源于哪一事件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教皇和教会的这一地位在当时已受到哪一思想解放运动的挑战?
(2)材料二记述的历史背景是哪一国际会议的召开?这次会议最终签订了针对哪一国家的什么条约?
(3)材料三出自哪一重要国际会议的协定?除此之外,请说出这一会议还有哪些重要内容?
(4)材料四中 “欧洲存在两个德国”与哪一国际格局的形成有关?“欧洲国家发生的转折”指的是这些国家的什么发生了改变?“欧洲存在两个德国”的局面何时结束,结束的标志是什么事件。
(5)请谈谈你认为解决国家争端的做法。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方式和特点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学习中国近代史的过程中,八(1)班同学王小杰发现一些城市的名字经常在课本中出现,如广州、上海、南京、北京等。历史老师说,这些城市见证了中国近代史上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请你帮助王小杰完成历史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
【广州】
(1)领导禁烟、虎门销烟的清政府官员是谁?
【上海】
(2)上海是在哪一战争后被开放为通商口岸的?
(3)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杂志,标志着哪一思想文化运动的兴起?
【南京】
(4)辛亥革命后,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是谁?
【北京】
(5)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清政府在北京被迫与列强签订了哪一不平等条约?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五四运动90周年之际,我们回顾历史,缅怀先烈,进一步弘扬伟大的‘五四精神’,这对于激励广大青年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李长春讲话
材料二“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庆工农。重来正值清明节,烟雨迷蒙访旧踪”
——1964年4月5日董必武同志题诗
(1)材料一中五四运动发生在哪一年?它在中国革命进程中标志性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2)材料二中“画舫”因为召开了哪一次重要会议而闻名天下?这次会议的召开有何重大意义?
(3)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之前,资产阶级也试图改变中国社会的性质,但都失败了。中国资产阶级进行过哪些探索?请列举两例。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
一一康有为《 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三胡适说,北大是因为三个兔子而成名的,一是老兔子蔡元培;二是中兔子陈独秀,三是小兔子胡适本人(三人年有长幼,但都属兔)。
——洪向华主编 《复兴之路》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的四幅图文材料,依次写出相对应的运动名称。
(2)图1所示的运动“自强求富”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3)图3人物领导了一次伟大的运动,这次运动(革命)发生在哪一年?指导思想什么?这场革命对中国历史发展有何重大意义?( 2分)
(4)材料二反映了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政治主张,揭开这一事件的序幕是什么? 这一事件在当时起到什么作用?(2分)
(5)根据所学知识推断,材料三中“三个兔子”在北大因高举哪两面大旗而闻名?(1分)
(6)请给以上问题的探究学习确定一个主题。( 1分 )

近代史上,西方列强多次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饱受欺凌的中华民族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抗争。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19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初,中国饱受列强欺凌与侵略,西方列强对中国发动过哪些主要的侵略战争?
(2)在侵略者的炮口震撼下,清王朝被迫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割让香港岛和台湾岛的条约分别是与哪一列强签订的?
(3)近代中国在战争中屡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面对侵略与灾难,中华民族不怕牺牲、前仆后继,民族之魂在血雨腥风中重塑。请仔细辩认下图人物,将图片下方的字母填入表格。

(5)从近代中国受到的屈辱,你得到什么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法国启蒙运动的开拓者伏尔泰不仅很好地继承了本国16世纪人文主义的传统,而且,中国文化和英国文化也使他受益良多。他推崇中国儒家学说,对孔子尊崇有加。他说:“孔子只诉于道德,不宣传神”。……一句话,伏尔泰重视中国文化,完全是为了“为我所用”,借中国文化表达自己的启蒙思想。……伏尔泰还极力推崇英国的政治制度,说“英国是世界上抵抗君主达到节制君主权利的唯一的国家。”
——《重读伏尔泰》
材料二 尽管大西洋把英、法、美三国永远地分隔开来,但三国的革命作为资产阶级革命不仅有一定联系,而且也是相互影响、互相促进的。17世纪和18世纪发生于大西洋两岸的这三个伟大历史事件,最大的公约数是关于“权利”的诉求或“人权”的伸张。
——《世界史(以文明演进为线索)》
材料三 如果说19世纪的世界经济主要是在英国的影响之下发展起来的话,那么它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则主要是受到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大国崛起》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伏尔泰是如何“借中国文化表达自己的启蒙思想”的?他所推崇的英国政治制度是什么?(2分)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国革命中“关于权利的诉求或人权的伸张”所颁布的法律性文件。(3分)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在英国工业革命和法国革命共同作用下,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扩展有哪些大事?(3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