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表
宋元时期,社会经济蓬勃发展,城市和国内外贸易空前繁荣,四大发明技术的成熟对人类文明的进步具有重大意义。
填写下列表格:
时期 |
科技成就 |
北 宋 时 期 |
毕昇发明了 ,比欧洲早约四百年。 |
南 宋 时 期 |
广泛用于航海,还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
时期 |
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13、14世纪传入阿拉伯和欧洲 |
而在稍后明清时期我国的科技发展却没有大的突破,科学著作多为总结性著作。造成明清之际我国科技发展逐渐滞后的社会政治因素主要是由于明清统治者加强文化专制统治,窒息了学术空气,知识分子普遍脱离生产,不利于自然科学的研究和发展。
填写下列表格:
时期 |
文化专制统治措施 |
明 朝 |
|
清 朝 |
|
习近平同志强调"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为追求民族独立、国家统一和富民强国,历代中国人进行了艰苦的努力和奋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民族独立梦】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28 年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赢得了民族独立。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 第一卷
1.请写出材料一中"28 年艰苦卓绝英勇斗争"的起止时间。
2.请简答"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的历史意义。
【国家统一梦】
材料二
3.材料二中三个地区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历史上曾被列强所侵占。其中,图一、图二两个地区在20世纪末顺利回归祖国。你认为中国能成功收回这两个地区的两个主要因素是什么?
4. 图三所示地区在中国近代史上曾发生过两次变故: 1895年被日本窃据,抗日战争胜利后重归中国版图;1949年国民党当局溃逃台湾,造成了至今祖国没有完成统一的局面。这两次变故在本质上有什么区别?请简要分析目前影响台湾与大陆实现和平统一的主要因素。
【富民强国梦】
材料三三十余年来,从"民以食为天"的温饱阶 段,到"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再到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实体,一条创富之路拾级而上。……于当前的中国人而言,富足之梦,是由温饱向富裕的转变,更是由 "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向全民共富的质跃,称之为当代中国人最为现实的中国梦,实为客观之论。
------2014年李克强总理所作政府工作报告
5.李克强总理提到的"一条创富之路"指的是什么道路?开始于哪一年?
6."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有梦想,有奋斗,才会有出彩的人生。请联系实际谈谈如何让自己的人生出彩?
21世纪世界的主题仍旧是和平与发展,然而当今天下并不太平:钓鱼岛争端、朝鲜核试验、乌克兰危机等战争阴霾依然笼罩着人类,警醒世人珍惜和平,勿忘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重温战争历程】
材料一 2014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爆发75周年。为铭记历史,警惕战争,世界上爱好和平的国家将举行各种纪念活动。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间(年月日)和标志。
材料二下图是一幅宣传海报,上面有残破的美国国旗和相关文字。其中文字的意思是"记住12月7日!"
2.请写出材料二中提到的"12月7日"发生的历史事件及影响。
【探究战争根源】
材料三1919年6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迫使德国签署了《凡尔赛和约》。根据条约,德国交出了1/8国土、1/10人口和300万平方公里的全部殖民地,承担1320亿金马克的战争赔款。废除德国义务兵役制,陆军总数不得超过10万人,莱茵河东岸地区50公里内,德国不能设防。
材料四 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导致德国经济急剧下滑,工业生产下降40%,外贸减少了69%,7万多家企业破产,失业人口高达800万。面对困难,国会没有能力组建新的政府,导致了德国政局的极度混乱。
3.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德国挑起的。分析材料三、材料四,归纳导致德国发动战争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再现风云人物】
材料五如下图所示
4.请写出材料五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及图片中第一排自左向右三个人物的名字。
【感悟战争启迪】
材料六"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有多少个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
-----罗斯福
5.请举出中国为抗日战争胜利作出重大贡献的三个将领。
材料七各国保证竭尽全力,互相合作,彻底打败德、意、日三国轴心及其附庸,决不单独与敌人停战或媾和。
6.材料七的内容出自哪部文献?该文献的发表有什么意义?
7.结合材料六、七及所学知识,分析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2014年被称为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在3月5日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改革"二字出现了77次,是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如此强调改革,是因为社会的进步离不开改革,国家的发展需要改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本题7分)
【商鞅强秦】
材料一商鞅变法之重要内容,在东方各国,本已早为推行,商鞅不过携带东方之新空气,使西方人迎头赶上一步。而结果则后来居上,新制度之创建,惟秦为最有功焉。
---马非百《秦集史》
1.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有利条件。这些条件使秦国变法出现怎样的特点?
【魏晋融合】
材料二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底,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孝文以仰慕中原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
-----摘编自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
2.依据材料二,分析孝文帝"迁都"的作用。
【近代探索】
材料三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变法通议》
3.请举出戊戌变法中的三个主要代表人物。
4.材料三中"变官制"指什么?
【今日成就】
材料四
5.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四所反映的成就与国家实行的哪些政策有关?
6.围绕上述材料和问题,分析影响改革的基本因素有哪些?
改革与创新是人类得以进步、飞跃的主要动力之一,是历史发展的永恒主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70年,在德国的街头,这位铁血宰相(俾斯麦)偶然遇到了两群东方人:一群是日本人,一群是中国人。……那个小国的人来到德国以后,翻译典籍和制度。那个天朝大国的人来到德国以后,大部分在学做生意、挣钱。铁血宰相说,30年内那个东方的岛国必将成为强国,而那个东方的天朝大国必将成为弱国,后者必将受前者的欺凌。
--周熙明《丘吉尔的名言与俾斯麦的一个预言》
(1)据材料一判断当时中日两国正在进行什么改革?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造成中日甲午战争结局的主要原因。
材料二 俄罗斯现代化的第一个高峰发生在十八世纪初以后的彼得大帝至叶卡捷琳娜时期……第二个高峰发生在亚历山大二世(右图)统治时期,l861年改革是当下受到高度关注的一次自由主义导向的改革……第三个高峰也就是前苏联时期。
--冯绍雷《普京和俄国政治》
(2)材料二认为1861年改革是俄罗斯现代化的"第二个高峰",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材料三罗斯福(右图)应对危机的一系列政策后来被称作"新政"(NewDeal),其核心是三个R:改革(Reform)、复兴(Recovery)和救济(Relief)。罗斯福的"新政"并非一时的权宜之计,而是一场为保证资本主义制度的稳定发展,在资本主义经济肌体内部进行的一场"伤筋动骨"的大手术。
--蔡跃蕾、张伟《史海回眸:罗斯福"新政"复兴美国》
(3)"新政"的核心和基础是什么?"新政"有何突出特点?
(4)上述改革对我们有何启示?
菏泽市某校历史兴趣小组以"民族复兴之路"为主题开展了探究活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民主法治建设】
(1)设计表格归纳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请把下表补充完整。
法律文献 |
内容摘要 |
地位或作用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人民有请愿、诉讼、选举和被选择权利。 |
① |
② |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
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
③ |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
④ |
【农业现代化】
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2)你相信图一中的粮食产量是真的吗?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你从图二获取了什么信息?试分析出现这一情况的政策性因素。
【走向世界舞台】
战后,……一大批亚非国家取得了独立加入了联合国。没有这批国家的加入,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难以想象的。
--吴建民《中国重返联合国的重大意义》
(3)中国是何时重返联合国的?据材料分析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