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主要步骤有:
A.在桌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铺一张白纸,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方木板上 |
B.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细绳的另一端系着绳套 |
C.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记录下O点的位置,读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
D.按选好的标度,用铅笔和刻度尺作出两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1和F2的图示,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F |
E.只用一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拉橡皮条使其伸长,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下细绳的方向,按同一标度作出这个力的图示
F.比较和F的大小和方向,看它们在误差范围内是否相同,得出结论
上述步骤中:
(1)有两个步骤发生重要遗漏,它们的的序号是_____和_____;
(2)遗漏的内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测定一节旧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内阻偏大),配备的器材有:
A.电流表A(量程为0.6A)
B.电压表V(量程为1V,内阻为1.2kΩ)
C.滑动变阻器R1(0~10Ω,1A)
D.电阻箱R2(0~9999.9Ω)
1实验中将量程为1V电压表量程扩大为2V,电阻箱R2的取值应为kΩ.
2利用上述实验电路进行实验,测出多组改装后的电压表读数U与对应的电流表读数I,利用U–I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电源的电动势E=V,内阻r=Ω.
(1)图甲中游标卡尺的读数是cm,图乙中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是mm
(2)电流表(0-0.6A)、电压表(0-15V)的某组示数如图所示,图示中I=A,U=V。
某学校的物理实验兴趣小组利用单摆和一个深度未知的小筒设计了如下实验来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及小筒深度。将组装好的单摆竖直悬挂于开口向下的小筒中(单摆的下部分露于筒外),如图甲所示,用毫米刻度尺测出筒外悬线的长度l,然后将悬线拉离平衡位置一个小角度后由静止释放,单摆振动过程中悬线不能碰到筒壁,并通过改变l而测出对应的摆动周期T,再以T2为纵轴.l为横轴作出函数关系图象,那么就可以通过此图象得出小筒的深度h和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1)在这个实验中,应该选用下列哪些材料组成单摆()
A.长约1米的细线 |
B.长约1米的细铁丝 |
C.长约1米的橡皮条 |
D.长约0.2米的细丝线 |
E.直径约为5厘米的钢球
F.直径约为5厘米的泡沫塑料球
G.直径约为1厘米的钢球
H.直径约为1厘米的塑料球
(2)如果实验中所得到的T2—l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那么真正的图象应该是a、b、c中的_____;
(3)由图象可知,小筒的深度h = ________m;当地g = _____________m / s2。(g值保留3位有效数字)
(4)请你帮助该实验小组分析一下,g值偏小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做测定玻璃折射率的实验时:甲同学在纸上正确画出玻璃砖的两个界面AB和CD时,不慎碰了玻璃砖,使它向AB方向平移了一些,如图所示,其后的操作都正确,但画光路图时,将折射点确定在AB和CD上,则测得n值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下同)
乙同学为了避免笔尖接触玻璃面,画出的A'B'和C'D'都比实际侧面向外侧平移了一些, 如图所示,以后的操作均正确,画光路图时将入射点和折射点都确定在A'B'和C'D'上,则测得n值将;
丙同学在操作和作图时均无失误,但所用玻璃砖的两面明显不平行如图,这时测得n值将。
一个量程为3V的电压表,串联一个 R=8kΩ的电阻后量程变为15V,那么此电压表的内阻为多少?用它去测量某段电路两端的电压时,发现指针恰好指在原来电压表刻度盘2V处,则被测电压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