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西方文化的冲击,康有为在宣传西方政治学说时对我国传统儒家思想的地位提出了挑战。其思想特点是
| A.照搬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 |
|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 C.依靠儒家思想,托古改制 |
| D.把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同儒家思想相结合 |
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中指出:“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材料中“天下一大变局”产生的影响是
| A.分封制度加强 | B.官僚政治确立 |
| C.宗法制度形成 | D.井田制度出现 |
1978年5月,国务院副总理谷牧率领代表团到西欧访问时,法国总理说,1977年法中贸易额同两国的友好关系不相称;丹麦首相送行时说,你要到大国访问了,希望不要忘记我们小国;联邦德国巴伐利亚州州长说,听说你们资金困难,我们愿意提供支持,50亿美元怎么样。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中国对外开放的决策得到了欧洲国家的欢迎 |
| B.西欧国家具有进一步发展同中国关系的愿望 |
| C.谷牧率团访欧促成了中国做出改革开放决策 |
| D.中国同西欧的关系呈现“政热经冷”的特征 |
有学者认为“美国原先希望用美元诱使苏联从东欧撤退并加入资本主义控制的世界银行和世界货币基金组织……华盛顿曾经希望,原子弹可能使苏联人更好‘控制些’,这个模糊期待没有起作用;如今,金钱收买苏联人的尝试也被证明是行不通的。”材料表明 “二战”后的美国
| A.曾试图把苏联纳入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 |
| B.一直利用军事优势威胁苏联 |
| C.选择“冷战”是因为苏联在经济上不合作 |
| D.力图主导欧洲一切事务 |
“为了拯救市场,拯救在市场条件下继续维持的自由资本主义,唯一的办法居然是中止市场!……需要的是一种能够控制市场的权力,而执行这种权力的恰恰是国家。”这段关于罗斯福新政的评论
| A.批评新政放弃了传统的自由资本主义 |
| B.批评新政扩张了美国政府的权力 |
| C.肯定新政发挥了市场和国家的作用 |
| D.肯定新政缓解了美国的经济危机 |
新中国成立初期,采取“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对建国初期“一边倒”方针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它是改革开放前我国的一项基本外交方针 |
| B.它使我国丧失了同苏联的平等关系 |
| C.它是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的体现 |
| D.它使我国断绝了同西方国家的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