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屡战屡败,又坚持民主革命立场,终于认识到:“国民党正在堕落中死亡。因此要救活它,就需要新的血液。”为此,他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提出了三民主义 |
| B.以“党内合作”方式同共产党合作 |
| C.接受袁世凯的要求而辞职 |
| D.建立黄埔军校培养新式军事干部 |
明朝“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六部所掌主要是()
| A.决策 | B.行政 | C.监察 | D.司法 |
明清时期,京杭大运河沿岸出现了许多山陕会馆。下列对这一历史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会馆是政府设立的管理商业贸易的税务场所 |
| B.会馆的出现是各地政府重视商业贸易的表现 |
| C.会馆是同一地域的商贾交际聚会的重要场所 |
| D.会馆是政府设立的处理商人与政府关系的机构 |
在晚清像李鸿章、袁世凯那样的重臣均非科举出身,另一方面像张謇这样中了状元也不做官,而是经商办实业。反映了()
| A.科举制度不适应社会发展,不能培养实用人才 | B.清朝从根本上改变了用官制度 |
| C.清朝废除了科举制度 | D.读书人放弃科举考试 |
图为宋代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印记,其上部文字为:“济南刘家功夫针铺”;中部文字为“认门前白兔儿为记”;下部文字为“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不误宅院使用,转卖兴贩,别有加饶,请记白”。从该“印记”中能够获取的准确历史信息是()
| A.宋代开始生产钢针 |
| B.宋代出现中国最早的商标、广告 |
| C.宋代已有集原料收购、生产加工和批发贩卖为一体的经营方式 |
| D.宋代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
我国历代王朝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辖,先后推行了各种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按照时序排列,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①行省制②州郡县制③郡县制④道州县制
| A.①②③④ | B.③②④① | C.③④②① | D.②④①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