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初出版的《南浔志·南浔丝市行》中写道:“小贾收买交大贾,大贾载入申江界。申江鬼国正通商,繁华富丽压苏杭。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对诗文信息理解准确的是①这些现象出现在鸦片战争以后 ②外贸繁荣受到中外商人欢迎③苏杭逐渐成为对外贸易的中心 ④开埠后中国丝织业得到发展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中国古代,皇帝诏书多以“奉天承运”为开头语,农民起义也常打出“替天行道”的旗号。这种现象发始于()
A.秦朝 | B.汉代 | C.宋代 | D.清朝 |
中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图片中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生态度的一项是
《华佗针灸经》佚文程大位珠算博物馆毕升活字印刷安庆黄梅阁
A B C D
“故古者圣人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故为之立君上之执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此言论说明荀子
A.重视礼义教化 | B.强调严刑峻法 |
C.主张王霸并用 | D.提倡上善若水 |
荀子曾提出“从道不从君”的观点,这表明荀子
A.认为天行有常,人道有为 |
B.把君臣关系置于“礼”这一最高原则下 |
C.反对君主实行专制统治 |
D.主张实行“仁政”和德治 |
墨子主张“尚同”,认为天下大乱的原因是没有共同的“义”,这种主张作用与下列哪些思想家观点相似
A.韩非子 董仲舒 | B.韩非子孟子 |
C.老子董仲舒 | D.荀子庄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