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小明把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某位置时,另一支外形相同的蜡烛B恰好与蜡烛A所成的像完全重合.仅根据这步实验,小明就提出:“若将蜡烛A移到其他位置,玻璃板所成的像始终是与物等大的”.他这一提法属于( )
A.猜想 | B.评估 | C.设计实验 | D.实验结论 |
下列四个例子中,采用相同的物理研究方法的是( )
(1)根据电流所产生的效应认识电流 (2)研究电流时把它比作水流
(3)根据磁铁产生的作用来认识磁场 (4)利用磁感线来描述磁场
A.(1)与(2) | B.(1)与(3) | C.(3)与(4) | D.(2)与(4) |
如图9-9所示,是一根锰铜丝制成的软质弹簧,B是水银槽,槽内盛有水银,A的上端通过接线柱与电源相连,A的下端恰好与水银表面接触,开关S闭合时发生的现象是:()
A.弹簧伸长,灯持续发光 | B.弹簧上下振动,灯忽亮忽灭 |
C.弹簧缩短,灯熄灭 | D.弹簧静止不动,灯持续发光 |
2005年是世界物理年。下列四位科学家都对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其中首先发现电流磁效应的科学家是( )
A.爱因斯坦 | B.帕斯卡 | C.奥斯特 | D.牛顿 |
如图9-4所示,一根条形磁铁,左端为S极,右端为N极。下列表示从S极到N极磁性强弱变化情况的图像中正确的是()
A B CD
小宇同学为了检验某根钢条是否具有磁性,它将钢条的A端靠近小磁针的N极,发现它们相互吸引;当仍将钢条的A端靠近小磁针的S极时,发现它们仍然相互吸引,则:
A.钢条A端为南极,另一端为北极 |
B.钢条A端为北极,另一端为南极 |
C.不能确定钢条是否具有磁性 |
D.钢条没有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