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刚同学在做水的沸腾实验时,记录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数据如下表.根据表格回答下列问题.
| 时间/min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水温/℃ |
92 |
93 |
94 |
95 |
96 |
97 |
98 |
99 |
99 |
99 |
(1)在下图中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2)水在沸腾时要_____热,温度________(逐渐升高,保持不变,逐渐降低).
(3)右图中__________(填a或b)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
(4)李刚从实验中得到了启示:在煮食物的时候,可以先把水烧开然后将火________(调大,调小),这样可以用同样的时间把食物煮熟,但能节约燃料.
(5)李刚在实验中发现,水加热至沸腾所用时间较长,想一种可以缩短加热时间的方法__ ___.
(6)在加热过程中,会看到从烧杯底部逐渐出现一些较大的气泡,有些气泡没有上升到水面就消失了,这些气泡里也含有一些水蒸气,气泡里的水蒸气去哪里了?____(请利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说明).
在“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的实验中,小明同学按图(a)连接电路进行实验。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所用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0W 2A”字样。
① 在闭合电键S前,他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________端。(选填“A”或“B”)
② 他实验步骤正确,闭合电键S,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为0.2安,并将其记录在序号1中,此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b)所示。接着,他移动变阻器滑片,将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记录在序号2中,并计算出电阻值。他继续实验,发现电流表的最大示数为0.56安,将其记录在序号3中。请将上表填写完整,并计算出电阻值。(计算时,精确到0.1欧)
| 物理量 序号 |
电压 (伏)[ |
电流 (安) |
电阻 (欧) |
电阻的 平均值(欧) |
| 1 |
(9) |
0.2 |
(10) |
(13) |
| 2 |
4.5 |
0.44[ |
10.2[ |
|
| 3 |
(11) |
0.56 |
(12) |
在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规律的实验中,小红同学将电阻R1、R2串联后接到电源上,如图(a)所示。
①小红依照图(a)所示的电路连接图(b)中的元件,其中有一根导线尚未连接,请以笔画线代替导线补上。__________(用2B铅笔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连线)。
② 连接好电路后,闭合电键S,发现电压表的指针偏转如图所示,这时他应立刻________电键,并换接电压表的__________量程。
③ 小红更换电阻并多次实验,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初步结论:________。
在“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同学在塑料管上离管底等高的不同位置A、B、C处扎了三个小孔,并将其放入水槽中,如图所示。
① 水通过三个小孔流入塑料管中,说明水内部向各个_______都有压强。
② 若小明改变塑料管在水中的深度,他想探究水内部的压强与________的关系。
③ 若小明还想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种类的关系,还需要用_______进行多次实验。
某小组通过实验测量铅笔芯电阻大小如图所示,请观察铅笔芯的异同,猜想:“电阻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答:(13)、(14)。(写出两个因素即可)
![]() |
为了验证猜想他们按如图所示的器材进行实验,如果他们要研究导体的材料对电阻的影响,应选择图中的(15)分别接入电路中的E、F之间。
他们继续进行实验后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16)______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种材料、横截面积相同的导体,长度越长,导体的电阻越大。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17)_____。
(3)在整个实验中他们除了控制温度保持不变外,还应控制(18)不变,才能通过电流大小来比较导体的电阻大小。
小明在做“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实验时,选用了如图所示器材,电源用两节新干电池。(1)他连接电路时电键应(9)。(2)小明想把滑片向左移时,电流表示数变大,请您帮他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13的实物连接成实验电路(用2B铅笔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连线)(10)。
![]() |
(3)某次实验中,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测得电流表的示数为0.2A,电压表的示数如图,则电压表的示数为(11)V,待测电阻R的阻值约为 (1
2)欧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