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0年,《诗经》在德国莱比锡书展中被评为“世界最美的书”。其中一首《周颂·载芟》云:“载芟(割除杂草)载柞(砍除树木),其耕泽泽(松土)千耦(二人并耕)其耘(除草),徂(往)隰(洼地)徂畛(高坡田)”从中可以得出的历史信息是

A.土地大量开垦、私田大量出现
B.铁器牛耕已经普遍使用
C.井田制下奴隶集体耕作的情形
D.封建小农经济已经盛行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爱因斯坦的主要科学成就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我国古代的对外贸易经历了从陆路贸易到海路贸易的变化。陆路、海路贸易同时繁荣是在

A.东汉时期 B.隋朝时期 C.唐朝时期 D.北宋时期

马克思在《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中说:“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威权,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之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至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正如小心保存在密闭棺木里的木乃伊——接触新鲜空气便必然要解体一样。”这段话的含义表明,这场战争
①打破了清朝闭关锁国的状态②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旧制度的解体③客观上有利于中国向近代社会的过渡④是一场反封建的战争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清政府完全放弃闭关政策的标志是

A.签订《南京条约》,开放五口通商
B.外国公使驻京和总理衙门的设立
C.蒲安臣代表中国出访欧美国家
D.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首

对清朝实行闭关政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严格禁止外商来华贸易
B.长期与世隔绝,落后于世界潮流
C.防范西方殖民入侵
D.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存在是深层原因

唐宋元三代对外交往频繁的最主要原因是

A.中央帝国,万邦来朝 B.交通发达,通往各国
C.开放政策,招来外商 D.经济文化领先世界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