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姜黄素(分子式为C21H20O6)具有抗突变、抗氧化、保护心脑血管和预防肿瘤的作用,其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名称为                ;试剂X名称为              
(2)D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             
(3)反应D→E的化学方程式为                        ,其反应类型是         
(4)下列有关G(C8H8O3)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填正确答案编号)。
a.能与NaHCO3溶液反应
b.能与浓溴水发生取代反应
c.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d.1molG最多能与3molH2发生加成反应
(5)姜黄素的结构简式为         
(6)G(C8H8O3)的同分异构体中,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结构简式为         
①苯环上的一取代物只有2种;
②核磁共振氢谱中有4组吸收峰
③1mol该物质与烧碱溶液反应,最多消耗3molNaOH。

科目 化学   题型 推断题   难度 困难
知识点: 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性质实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已知:A是来自石油的重要有机化工原料,E是具有果香味的有机物,F是一种高聚物,可制成食品包装材料。

(1)A的结构简式为
(2)D分子中的官能团是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共15分)
某研究小组为了探究一种无机矿物盐X(仅含四种元素)的组成和性质,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

另取10.80 g X在惰性气流中加热至完全分解,得到6.40 g固体1。请回答如下问题:
(1)画出白色沉淀1中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
写出气体甲的电子式________
(2)X的化学式是____,在惰性气流中加热X至完全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3)白色沉淀2在空气中变成红褐色沉淀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一定条件下,气体甲与固体1中某种成分可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写出一个可能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并设计实验方案验证该反应的产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邻羟基桂皮酸是合成香精的重要原料,下为合成邻羟基桂皮酸的路线之一

已知: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化合物II的结构简式为:
(2)化合物II→化合物III的有机反应类型
(3)化合物III在银氨溶液中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
(4)有机物X为化合物IV的同分异构体,且知有机物X有如下特点:①是苯的对位取代物,②能与NaHCO3反应放出气体,③能发生银镜反应。请写出化合物X的结构简式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合物I遇氯化铁溶液呈紫色 B.化合物II能与NaHCO3溶液反应
C.1mol化合物IV完全燃烧消耗9.5molO2 D.1mol化合物III能与3 mol H2反应

(6)有机物R(C9H9ClO3)经过反应也可制得化合物IV,则R在NaOH醇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4分)A~J分别表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一种物质,它们之间相互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没有列出),且已知G为主族元素的固态氧化物, A、B、C、D、E、F六种物质中均含同一种元素。

请填写下列空白:
(1)A、B、C、D、E、F六种物质中所含同一种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是
(2)检验C溶液中阳离子方法是(写出操作,现象及结论)

(3)写出反应①化学方程式:
(4)写出反应④离子方程式:
(5)写出反应⑥化学方程式:
(6)写出反应③阳极的电极反应式:
(7)从能量变化角度看,反应①②③中,属于△H<0的反应是(填序号)。

图中各物质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甲、乙均是离子化合物,且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1。甲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乙是一种常用的化肥,B、D常温常压下是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的俗名是________。
(2)A、D物质的水溶液分别滴入酚酞试液后,溶液均显红色,其原理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
(3)甲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缓慢分解,A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A+nH2O===A·nH2O(n为平均值,n≤10),取没有妥善保管的甲样品9.16 g,溶于水制成溶液,慢慢滴入稀盐酸并不停地搅拌,加入盐酸的体积与生成的B的体积(标准状况)如下表:(溶于水中的B不计)

盐酸的体积(mL)
4
8
15
20
50
120
150
生成B的体积(mL)
0
0
112
224
896
2240
2240

则:
① 稀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样品中的成分及其物质的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