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所给的条件下,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A.在c(H+)/c(OH-)=1×1012的溶液中:Fe2+、Mg2+、CO32-、NO3- |
B.在由水电离出的c(H+)=1×10-12mol/L的溶液中:HCO3-、Al3+、NH4+、ClO- |
C.在滴加酸碱指示剂酚酞试液后呈现红色的溶液中:Na+、Cl-、AlO2-、CO32- |
D.在AlCl3溶液中:K+、NO3-、S2-、Na+ |
纳米碳是一种重要的“纳米材料”,其粒子直径为1~100 nm之间。若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所形成的分散系是:①溶液 ②胶体 ③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④能透过滤纸 ⑤能透过半透膜 ⑥静置会析出黑色沉淀。其中正确的是
A.②⑤⑥ | B.②③⑤⑥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 L水中所含的分子数约为6.02×1023个 |
B.1 mol Cl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NA |
C.标准状况下,a L氧气和氮气的混合物含有的分子数约为![]() |
D.从1 L0.5 mol·L-1NaCl溶液中取出100 mL,剩余溶液中NaCl物质的量浓度为0.45 mol·L-1 |
下列关于纯净物、混合物、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正确组合为
纯净物 |
混合物 |
电解质 |
非电解质 |
|
A |
盐酸 |
冰水混合物 |
硫酸 |
干冰 |
B |
蒸馏水 |
蔗糖溶液 |
氧化铝 |
二氧化硫 |
C |
胆矾 |
盐酸 |
铁 |
碳酸钙 |
D |
胆矾 |
食盐水 |
氯化铜 |
碳酸钠 |
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A.在容量瓶中加一定体积的水,再加入浓盐酸配制准确浓度的稀盐酸 |
B.蒸馏操作时在蒸馏烧瓶中加入沸石以防止爆沸 |
C.用玻璃棒搅拌漏斗中的液体以加快过滤的速度 |
D.加入盐酸以除去硫酸钠中的少量碳酸钠杂质 |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把试剂瓶中的Na2CO3溶液倒入试管中,发现取量过多,为了不浪费,又把多余的试剂倒入原试剂瓶中 |
B.分液时,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
C.先在天平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相同质量的纸,再把氢氧化钠固体放在纸上称 |
D.萃取碘水中的碘时,可选择苯或酒精作萃取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