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25 ℃、101 kPa下,下列反应
C(石墨) + O2(g) === CO2(g) ,燃烧1 mol C(石墨)放热393.51 kJ。
C(金刚石) + O2(g) === CO2(g),燃烧1 mol C(金刚石)放热395.41 kJ。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 B.1 mol石墨所具有的能量比1 mol金刚石低 |
C.金刚石转变成石墨是物理变化 | D.石墨和金刚石都是碳的同位素 |
是γ射线放射源,可用于农作物诱变育种,我国用该方法培育出了许多农作物新品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60是Co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
B.由Co的不同种同位素组成的单质,其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均不同 |
C.60是![]() |
D.![]() |
在一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A和1 molB发生反应:2A(g)+B(g) xC(g),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为w %;若维持容器的容积和温度不变,按起始物质的量A:0.6mol,B:0.3mol,C:1.4mol充入容器,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仍为w %,则x值为 ( )
A.只能为2 | B.只能为3 |
C.可能是2,也可能是3 | D.无法确定 |
下图为甲烷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图,按照此图的提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a电极是负极 |
B.b电极的电极反应为:4OH- -4e- →2H2O +O2 ↑ |
C.甲烷燃料电池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绿色电源 |
D.甲烷燃料电池是一种不需要将还原剂和氧化剂全部储藏在电池内的新型发电装置 |
纽扣电池的两极材料分别为锌和氧化银,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放电时两个电极反应分别为:Zn +2OH- →Zn(OH)2 +2e-; Ag2O +H2O +2e- →2Ag +2OH-。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锌发生还原反应,氧化银发生氧化反应 |
B.锌是负极,氧化银是正极 |
C.溶液中OH-向正极移动,K+、H+向负极移动 |
D.在电极放电过程中,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基本保持不变 |
元素A和B的原子序数都小于18,已知A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为a,次外层电子数为b;B元素原子的M层电子数为(a-b),L层电子数为(a+b),则A、B两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的性质可能有()
A、能与水反应 B、能与硫酸反应 C、能与NaOH反应 D、能与碳酸钠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