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祖母的葵花》一文,完成下题。
祖母的葵花    丁立梅
我总是要想到葵花,一排一排,种在小院门口。
是祖母种的。 祖母伺弄土地,就像她在鞋面上绣花一样,一针下去,绿的是叶,再一针下去,黄的是花
记忆里的黄花总也开不败。
丝瓜、黄瓜是搭在架子上长的。扁扁的绿叶在风中婆娑,那些小黄花,就开在叶间,很妖娆地笑着。南瓜多数是趴在地上长的,长长的蔓,会牵引得很远很远。像对遥远的他方怀了无限向往,蓄着劲儿要追寻了去,在一路的追寻中,绽放大朵大朵黄花。黄得很浓艳,是化不开的晴。
还有一种植物,被祖母称作“乌子”的。它像爬山虎似的,顺着墙角往上爬,枝枝蔓蔓都是绿绿的,一直把整座房子包裹住了才作罢。忽一日,哗啦啦花都开了,远远看去,房子插了满头黄花呀,美得让人心醉。
最突出的,还是葵花。它们挺立着,情绪饱满,斗志昂扬,迎着太阳的方向,把头颅昂起,再昂起。小时候我曾奇怪于它怎么总迎着太阳转呢,伸了小手,拼命拉扯那大盘的花,不让它看太阳,但我手一松,它弹跳一下,头颅又昂上去了,永不可折弯的样子。
凡高在1888年的《向日葵》里,用大把金黄来渲染葵花。画中,一朵一朵葵花,在阳光下怒放,仿佛是“背景上迸发出的燃烧的火焰”。凡高说,那是爱的最强光。在颇多失意颇多彷徨的日子里,那大朵的葵花,给他幽暗沉郁的心,注入最后的温暖。
我的祖母不知道凡高,不懂得爱的最强光,但她喜欢种葵花。在那些缺衣少吃的岁月里,院门前那一排排葵花,在我们心头,投下最明艳的色彩。葵花开了,就快有香香的瓜子嗑了。这是一种香香的等待,这样的等待很幸福。
葵花结籽,亦有另一种风韵。沉甸甸的,望得见日月风光在里头喧闹。这个时候,它的头颅开始低垂,有些含羞,有些深沉,但腰杆仍是挺直的。一颗一颗的瓜子,一日一日成形,饱满,吸足阳光和花香。葵花成熟起来,蜂窝一般的。祖母摘下它们,轻轻敲,一颗一颗的瓜子,就落到祖母预先放好的匾子里。放在阳光下晒,会闻见花朵的香气。一颗瓜子,原来是一朵花的魂啊!
瓜子晒干,祖母会用文火炒熟,这个孩子口袋里装一把,那个孩子口袋里装一把。我们的童年就这样香香地过来了。
如今,祖母老了,老得连葵花也种不动了。老家屋前,一片空落的寂静。七月的天空下,祖母坐在老屋院门口,坐在老槐树底下,不错眼地盯着一个方向看。我想,那里,一定有一棵葵正在开放,开在祖母的心窝里。
上文第三段说:“记忆里的黄花总也开不败”。通读全文,说说“我”记忆里的黄花有哪些?
联系上下文,体会"这是一种香香的等待,这样的等待很幸福"一句中加点词语的妙处。
从上文加线的两个句子中任选一句,赏析精妙之处。
祖母摘下成熟的葵花,轻轻敲落瓜子时,跟在祖母身边的"我"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呢?请你联系文章内容,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展开合理想象进行描写,不少于50字。(提示:可描写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等)

科目 语文   题型 现代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文
那一团瑟瑟发抖的暖 朱成玉
①我珍惜身边陪伴过我的每一样小东西,它们是暖的,尽管那暖很微弱。
②一个雨夜,一只流浪猫贴着我的窗子,可怜兮兮地望着我,它在寻求一丝温暖。我打开窗子放它进来,它的身上发出腥臊的气味,很是难闻,我给它好好洗了个澡,才得以焕发了最本真的活力。 第二天在仓库里,我竟然看到它捕捉到了一只很大的老鼠。它的皮毛被老鼠咬掉了好几撮,看上去有些疲惫不堪。它一边不停地舔舐着伤口,一边“喵喵”地向我叫着,似乎在向我炫耀着自己的本事。(1)这种不自量力,我猜想它肯定不完全是在逞强,它一定是在报恩吧。
③它最终还是与我不告而别了,或许是找到了以前的主人,或许是发生了什么意外,都不得而知。我只记得,它第一天来的那一晚,就睡在我的被窝里,脚底下,盘着一团瑟瑟发抖的暖,仿佛一个抽泣着的撒娇的小孩。
④我暖着它,它又何尝不是在暖我。
⑤很多年前,捡回来一只吃了老鼠药的奄奄一息的鸽子。它瑟瑟发抖,在我的怀里,用哀伤的眼神看我。我给它不停地灌水,或许是老鼠药被雨淋得失去了药效,它竟然奇迹般地被我救活了。在我的屋檐上,她重新抖擞起精神来。我喜欢把粮食放在手掌上喂它,它轻轻地啄,似乎怕啄疼我,吃饱了,就飞到我的肩膀上,在我耳边咕咕地叫着。我听不懂它说什么,但我知道,那肯定是一些好听的话。纯白的鸽子像一团雪,让我时不时地担心它会被阳光融化掉。
⑥它不但没有融化掉,而且还断断续续地引回来一大群野鸽子,我的屋檐从来没有这般生机盎然过。倒是我被这一团团、一簇簇的暖给融化了。一颗心再不愿去追名逐利,变得柔软,变得慵懒,只想安安静静地享受阳光,享受风。
⑦妻子从垃圾箱里捡回来一根鸭掌木,看着这根光秃秃的棍儿,我开玩笑说:“这是谁家老头儿的拐杖吧!”妻子却执意说它还有生命,“你看这树根儿,还有很多须子在呢,那证明它还活着。”
⑧妻子细心地把它移植到一个大花盆里,精心照料,它竟然真的“起死回生”了!几乎是一天一个小巴掌,(2)慢慢地,那干巴巴的树身上就有无数个小巴掌在鼓掌了,似乎在欢庆自己重新复苏的生命。
⑨我想,万物都是有灵的吧。这棵老木,垂垂朽矣,可是竟然使劲儿地将自己抽巴巴的身体,再焕发出一次青春来。那是对我们善念的回报啊!
⑩那颤巍巍地冒出来的几丝柔绿,仿佛一团瑟瑟发抖的暖。借着那微弱的一团暖意,多冷的冬天我都不再畏惧。
围绕“瑟瑟发抖的暖”,文章主要写了哪三件事,请简要概括。
请按要求答题。
(1)这种不自量力,我猜想它肯定不完全是在逞强,它一定是在报恩吧。(句中的加点词“不自量力”指什么?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慢慢地,那干巴巴的树身上就有无数个小巴掌在鼓掌了,似乎在欢庆自己重新复苏的生命。(请从修辞角度赏析)
文章第⑤节写“它轻轻地啄,似乎怕啄疼我,吃饱了,就飞到我的肩膀上,在我耳边咕咕地叫着。”有什么作用?
请结合文章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获得的启示,字数80-100。

阅读下文
奥运飞人的追风战靴王芳
11960年罗马奥运会上,埃塞俄比亚运动员阿贝贝·比基拉光着脚夺得了马拉松冠军,创造了奥运田径史上的奇迹,成为奥运历史上最著名的赤脚大仙。今天,奥运会赛场上再也难觅赤脚大仙们的踪影,高科技跑鞋成为运动员们的必备武器。
2高科技跑鞋是利用高科技结合人体运动力学原理研究出来的新一代跑鞋。它们采用各种特殊的材料,重量轻,避震效果好。同时,它们附着力强,易于运动员控制身体,保持正确姿势,避免滑倒。此外,它们还具有回输功能,利用鞋跟中央位置的气垫吸震并同时吸收能量产生反弹力,使运动员轻松省力。穿上它们,运动员如虎添翼,佳绩连连。
3早在1991年东京田径世锦赛上,美国运动员刘易斯以9秒86的成绩打破当时的百米世界纪录,他脚上的跑鞋轰动了全世界:那双鞋只有115克!它采用轻盈而坚固的陶瓷作为鞋钉材料,陶瓷耐磨并且钉子附近无需任何附粘物,这使鞋的重量得以减轻20克。
4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美国百米女飞人玛丽安·琼斯的“水晶鞋”一露面,就吸引了全世界运动员的目光。这双跑鞋是科研人员花费了3年时间研究的成果,它由极其特殊的透明塑料制成,像是一件来自童话世界的艺术品。它总重量只有99克,是有史以来最轻的运动鞋设计前,设计师们特意拍下琼斯比赛的英姿——在到达终点线前琼斯的脚后跟从不着地。针对琼斯的这一技术特征,设计师大胆启用了无后跟设计,“水晶鞋”穿到琼斯的脚上可谓天衣无缝,鞋子几乎成为琼斯双脚的一部分。
52004 年雅典奥运会上,一道红色闪电震惊世界,年轻的中国选手刘翔在男子110米栏决赛中跑出12秒91的惊人成绩。刘翔也有着自己的秘密武器——“红色魔鞋”。这双鞋用皮革制成,鞋帮采用了特殊的穿孔设计,足尖处运用了锁定系统。在它绚丽的鞋底里面更是藏着许多高科技秘密:鞋底柔韧的尼龙承拖盘、链接式前掌为运动中的转动提供保护;5根可拆卸式鞋钉,提供更强的抓地力……这双鞋使刘翔的技能得到了最好的发挥。
6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又有谁脚蹬新的追风战靴挑战人类的运动极限呢?我们将拭目以待。
(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
本文以“奥运飞人的追风战靴”为标题,有什么作用?
利用高科技结合人体运动力学原理研究出来的跑鞋有哪些特点?
推敲词句,回答问题。
(1)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一种说明方法?请结合文意分析其作用。
(2)“‘水晶鞋’穿到琼斯的脚上可谓天衣无缝,鞋子几乎成为琼斯双脚的一部分。”该句中“几乎”一词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
阅读下面材料,结合上文,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 1994年,俄罗斯撑杆跳高选手布勃卡在玻璃纤维、合成树脂及超柔软、超强度纤维等材料制成的高科技撑杆的帮助下,将世界记录提高到6.514米。这相当于跳过了一只长颈鹿。
材料二 2000年,奥运会的游泳赛场上,澳大利亚“飞鱼”索普身着一身联体的、模拟鲨鱼皮肤的高科技泳衣,劈波斩浪,一人卷走3枚金牌和2枚银牌。

阅读下文。
凶残摧毁不了爱
赵盛基
①春天,阿拉斯加广袤的草原上,正上演着一幕奇观。数十万头迁徙的驯鹿浩浩荡荡,蔚为壮观。其中五万多头雌鹿在同时生产,繁育后代。其场面催人泪下,感天动地。
②草坡上,一头雌鹿一会儿躺,一会儿卧,一会儿站,看得出它正在忍受着分娩的痛苦。它努力着,挣扎着,终于娩出了宝宝。虽然不懂动物语言,但我分明看出了它的欣喜。它先用舌头舔干湿漉漉的宝宝,再用鼻子去拱它,它要让宝宝快快站起来,学会抵御狼和棕熊等天敌的本领。
③宝宝长得飞快,只两三天的工夫就会跑了,不到一周的时间就和妈妈跑得一样快了。它随着妈妈继续赶路,向着遥远的另一片草原。A它像个不懂事的孩子,蹦蹦跳跳,窜来窜去,妈怕它受到伤害,一步不离地护佑在它的左右。
④一条大河横在面前。驯鹿们前呼后拥,趟水过河。河的对面,游弋着狼群和棕熊。过了河的驯鹿立马飞奔,赶快逃离猛兽的魔掌。妈妈和宝宝夹在鹿群的中间,宝宝在前,妈妈殿后,与大部队一起过河。
⑤宝宝过去了,随着大部队飞奔而去。然而,在快要上岸时,妈妈被石缝卡断了后腿,上岸后跑不起来,只能用三条腿往前跳,速度非常慢。棕熊乐了,这是个多好的机会啊!
⑥宝宝跑了半天,回头不见了妈妈。它停了下来,四处寻找,没有发现妈妈的踪影。它要找到妈妈啊!它没有犹豫,又顺着原路返了回来,去寻找亲爱的妈妈。终于,它见到了妈妈。然而,妈妈已经面目全非,只剩下了一副血淋淋的骨头架子。它凭着气味确信,这就是它的妈妈。真的是骨肉相连,心心相印啊!
⑦宝宝围着妈妈转了一圈又一圈,然后站立不动,像在默哀。B最后, 卧在妈妈身边,两眼瞅着妈妈,一动不动,再也没有离开的意思了。已经经历风险的宝宝知道,危险随时都会到来,因为那些狼和棕熊就在不远处虎视眈眈地盯着它。没有妈妈的保护,它知道自己必死无疑。但它没有恐惧,没有逃避,它至死也要陪伴死去的妈妈,来报答妈妈的养育之恩。
⑧不止一次看到动物母爱的故事,看到动物孩子以死报答母亲的镜头这还是第一次。
⑨凶残可以摧毁生命,但摧毁不了爱。
请概括这篇选文的内容。
文章语言生动而富有表现力,请从文中 A和B两处中任选一句作赏析(可从修辞手法、描写方法等方面作答)
选(),赏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说第⑨节在内容与结构方面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读了这篇文章后,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请回忆你的亲人关心你的一个细节,生动地把它写下来。(80字-100字)

阅读下文。
生 命 赋
⑴我常常在大自然中看到种种生命的奇观。
⑵挺拔的巨树,葱茂的森林,绿色的草原,成熟的庄稼,盛开的鲜花,望着它们,或徜徉其中,那种洋溢着的博大的生命力,常常催发我爆发我的生命激情,在体内蔓延,奔涌,激荡。
⑶但是,有一些更细微更不显眼的现象,往往特别作用于我的心尖和神经末梢,引起我异常深刻的震颤。
⑷早春,当冰尚未完全消融、万物尚未苏醒的时候,柳树的枝条还是铁灰色,可如小米粒般的新芽已经顶着严寒冒出来。它就是报春的最早的使者,万木峥嵘的自然之春就是从它开始的。
⑸当柳芽发出不久,在棉花地里,可以看见棉芽冲破柔韧的壳子,一个个钻出地面,遍地都写着两个字:突破。
⑹麦收过后,麦地里新播种的大豆,不几天工夫,从薄薄的透明的外衣中露出茁壮的一点胚芽,探头顶破地表,满地像是用五线谱写成的生命第一乐章。它预示着,也开始演奏着一部生命交响乐:活泼泼的胖乎乎的豆苗,无边无际的宜人眼目的豆绿色波浪,成熟的金黄色的小山。
⑺我害怕见花蕾。特别是那种已露出一点亮色,将要绽开的花蕾。我一看见它,就如痴如醉,就完全被它吸引,不顾一切地去做生命瑰丽峰巅的想像:经过长久的默默经营、吮吸、积累,所蓄积的全部精华、神采、光辉,就要在一刹那间展现,这是怎样激动人心的时刻!恰如刚刚构思好一篇十分得意的文章,将要展纸挥笔的当口,也恰如自己崇拜的球员,在终场前得到一个绝佳的射门机会,即将起脚攻入致胜一球的那一刻,我有时有一种喘不过气来的感觉。
⑻我还有一个执拗的习惯:好在贫瘠的荒凉的山间沙漠流连。岩间石缝中生长的斑痕累累千扭百弯的怪柏奇松,荒漠中的一株或一丛“沙打旺”或骆驼草,石板上的一片黄绿浅灰的苔藓,我都向它们注目。这些景象剥落了我热烈的情感,凸现出严峻的理性,它们并不可怜,我是敬仰它们!
⑼这是怎样坚忍不拔的生命追求!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它们全都生长得很顽强,很自信,很精神!外在的温度、湿度、肥沃度等条件,对它们都不重要;它们几乎全靠自己内在的生命力。如果条件再恶劣一点,别的茂盛的生命可能化为死亡的尘埃,而它们却能依然故我,生机盎然;如果条件好一点,那它们该是一副怎样的葱茂!
还有比生命现象更瑰丽更丰富的吗?
⑾有幸获得一次生命,就让生命庄严地展示吧。
文章④至⑦段所写的“细微不显眼的事物有
文章第⑦段“我害怕见花蕾”这句话中,“害怕”一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第⑧段中,对怪柏、奇松、苔藓、骆驼草等,作者为什么说“它们并不可怜,我是敬仰它们”?
将画线的句子换成“世上再也没有比生命现象更瑰丽更丰富的了”,你认为好不好?为什么?

阅读小说《有一种善能穿透心灵》。
有一种善能穿透心灵
程刚
①朋友托我办一件急事,往回返的时候已是深夜。我直接找了一个私车,和两个陌生的小伙儿一起拼车返程。两个小伙儿很年轻,上车便玩手机。因为我忙了一天一夜没合眼,已经极度疲惫,便靠着座背睡着了。
②不知睡了多长时间,司机叫醒了我,问我家住哪,已进市区了……
③我正准备下车,却看见座位上放着一个手机。我知道,这个手机肯定是刚才那两个小伙儿的,看他们像是学生,买个手机也不易,我便问司机刚才两个小伙儿啥时候下车的。司机对我说:“十分钟前吧,郊区那个镇上下的。”我拿起手机,调出电话簿,拨通了一个标着“妹妹”的电话号码。那边接通了,一个小姑娘直接喊哥,我急忙说清了原委,小姑娘听后说那肯定是她哥的。她哥说今天要从省城赶回家,可现在还没到家。我想着也没什么急事,一觉醒来轻松不少,我便想把这个手机还给小伙儿——毕竟离得不远。于是,我让司机掉头,按照小姑娘说的地址去她家。
④十分钟后,我们到了那里。正巧两个小伙儿正往家里走。
⑤司机停下车,我高兴地和他们打招呼。可小伙儿不知为什么,突然间想快步离开,我不禁有些莫名其妙。我拉住其中一个小伙儿,把手机递给他,说,以后要小心,不要这样好忘事。小伙子这才安定下来,不好意思地接过手机,然后向我说谢谢。
⑥我转身要走,小伙子叫住了我,让我等一下。他跑进院子里,一会儿又跑出来,摘了一袋子的茄子和青菜给我,说:“叔叔,没什么感谢的,庄稼院里的东西,您收下。”我再三推辞,小伙子直接把菜放进了后备箱,还要了我的电话号码,说过一阵儿秋梨熟了,再给我送点……
⑦回来的路上,我和司机高兴地谈论着这事,都有一个共同的感慨,人还是要做好事 。不一会儿,我到家了,准备付车费给司机。可不想,钱包不见了。那里面可装着一万元的工钱和朋友的几张发票,丢了可不得了。司机劝我别急,好好想想是不是没带回来?可我确信把包带回来了,上车睡觉时我还看了一下,然后把它抱在怀里,怎么突然间不见了呢?
⑧就在这时,手机接到了一条陌生短信,上面写着: 。我急忙下车打开后备箱,钱包真的在里面。
⑨我望向夜空,心潮翻滚,不但没有一点愤恨,甚至有些感动。我知道,这份感动源于我的真诚,但我却从这份真诚中,看懂了善的伟大,它能散发人性的光辉,更能穿透一个人的心灵。
(选自《西部晨风》)
“有一种善能穿透心灵”的含义是什么?联系文章内容分析。
留悬念,埋伏笔,是这篇小说的一大特点,请举一例进行分析。
依据文意,补写出第⑧小节空白处的短信内容。
结合文章内容和下面材料,说说“善”包含了哪些内容?
据报道,扬州大学附中徐砺寒同学骑车撞了宝马车,当时车主不在,急着上学的他在车上贴了字条并留下自己电话。车主凌先生后来说:“孩子,谢谢你,你让被尘俗污染太久的大人的心灵好好清洁了一回。”凌先生表示不会追究孩子的责任,修理的费用跟他的品质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