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黄河水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黄河中游两条主要支流的名称:①________, ②________.
(2)具有“塞上江南”美称的平原:③________平原, ④________平原.
(3)黄河比珠江长,但是水量仅及珠江的七分之一,其原因是: 。
(4)从降水季节分配、黄土高原地表植被、土质等状况,分析黄河中游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___ _____ ____.
(5)黄河下游成为“地上河”的原因是_____ _____________.可见,治理的根本性关键 是________,措施是___ __
阅读下列材料和地图,回答问题。
沙尘暴天气是我国灾害性天气之一,其强大的风力,裹挟着大量的沙尘给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人们生活及生态环境等造成严重的危害。
(1)我国的沙尘暴从空间分布看,主要分布在_____地区和华北地区;从时间上看,主要集中在_____季。
(2)我国沙尘暴最严重的A区域位于我国面积最大的__________盆地,该盆地地表分布着我国最大的内流河:___________河。
(3)我国沙尘暴最严重B区域位于__________高原西部。该高原上草原广布,大力发展_________业。
(4)A、B两区域成为沙尘暴的多发地带,主要原因有:
自然原因:气候_______,降水稀少,地表多疏松沙土。
人为原因:由于人类的__________,导致植被破坏,地表裸露。
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读长江、黄河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黄河发源于我国地势第______级阶梯的A______高原,这一阶梯的主要少数民族是______族。
(2)图中两条河流,含沙量最大的是________,有“水能宝库”、“黄金水道”之称的是_______。
(3)黄河干流呈巨大的“_____”字形,图中B是沟壑纵横的________高原,这里土层疏松,植被破坏严重,所以在中游地区开展______________治理措施,并修建大型水利枢纽。
(4)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洪涝灾害严重的地区,所以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是________,图中C是在长江干流建成的我国最大的水利枢纽_________水利枢纽。
读“中国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的山脉①②③,属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分界线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其东侧是有“黑土地”之称的________平原。
(2)③是_________与东面的淮河组成了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北侧的河流_______结冰期(“有”或“无”),而其南侧的耕地类型是_________(“旱地”或“水田”)。
(3)④是我国西南边陲的_________省,其行政中心为_____,因四季如春,被誉为“春城”。
(4)⑤是我国东北的____________省,简称_________,与其陆上相邻的是A ________(国家)。
(5)B是与我国隔海相望的________(国家),C是被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所环抱的________海。
(广西柳州市2015年中考地理试题)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分布示意图及其划分依据(如下图)
(1)根据材料一推测,图中①应当填入 因素,②应当填入 线.
材料二:如图中各地区的数字分别表示各地区气候资源的质量等级,其百、十、个位数字依次表示水分、热量、光照,数字越大质量越优,如西北地区的数字“123”表示该地区水分条件最差、热量条件较差、光照条件较好.
(2)由材料一、二可知,青藏地区发展种植业最有利的气候条件是 强,南方地区发展种植业最有利的气候条件是 配合好.
材料三,邮戳是邮局盖在邮票上的标记,邮戳上的地名是邮局所在地,下图是6个在不同地区加盖的邮戳.
(3)图中的邮戳中,加盖地在我国南方地区的是 ,加盖地在我国北方地区的是 .(双项选择,填数字序号)
(内蒙古通辽市2015年中考地理试题)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图所示区域主要的自然特征是 ,形成这种自然特征的主要原因是 .该地区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西气东输工程的起点是该地区的 .
(2)乙图所示区域位于我国地势的第 级阶梯,铁路线①是 铁路.
(3)A、B两地区的分界线是 (山脉)﹣淮河,造成两地植被类型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4)丙图中的东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该地区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有利条件是 .
A.土壤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B.地广人稀,本地粮食消费少
C.农业科学技术水平低D.气候冷湿,沼泽广布
(5)丙图所示地区中,工农业布局符合因地制宜思想的是 .
A.a地﹣﹣石油工业 B.b地﹣﹣种植业
C.c地﹣﹣林业 D.d地﹣﹣渔业
(6)丁图中港澳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合作形成“前店后厂”的基本模式,其中属于珠江三角洲的优势是 .
A.自然资源 B.资金
C.转口贸易 D.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