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三种金属被发现、使用的先后顺序为:铜、铁、铝。金属大规模被使用的先后顺序跟____________(选填字母)(A.地壳中金属元素的含量;B.金属的导电性;C.金属的活动性)关系最大。
(2)铁制品锈蚀的过程,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据有关资料报导,世界上每年因腐蚀而报废的金属设备或材料相当于年产量的20%~40%。保护金属资源,人人有责。请写出一条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目前世界上已有50%以上的废钢铁得到回收利用,其目的是____________(选填字母)。
A.节约金属资源;B.减少矿物开采,合理利用资源;C.防止钢铁生锈
(3)工人师傅切割铁板时,常用硫酸铜溶液在铁板上画线即可留下红色的印迹,此过程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从实验室收集到一桶含有FeSO4、CuSO4的废液,他们想从中回收金属铜和硫酸亚铁晶体,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结合如图实验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步骤①中,金属X是____________;
步骤②中,加入过量稀硫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用“氢、氧、碳、硫、钠”中的某些元素,按要求各写出一种常见物质的化学式:
①不可再生的气态化石燃料 ;②可用于制肥皂、造纸等工业的碱 ;
③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单质 ;④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的固体 ;
⑤能用于金属除锈的重要化工原料 。
请从上述①~⑤物质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写出一个中和反应化学方程式:
;
下图是甲、乙二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1)P点的含义是。
(2)青海盐湖地区有一种说法,“冬天捞碱,夏天晒盐”。其中“碱” 的溶解度曲线与图中(填“甲”或“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相似。
(3)欲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答一种即可)。
(4)等质量的甲、乙二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时,甲溶液的质量(填“>”、“<”或“=”)乙溶液的质量。
某小组同学在实验室中欲从含有硫酸亚铁、硫酸铜的废液中回收金属铜,过程如下:
(1)写出操作Ⅰ、操作Ⅱ的名称 ______ ___ ;(2)固体X中含有 ____ _____ ;
(3)溶液B中的溶质的化学式为 .(此空2分))
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镁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右图所示:
(1)X的值是。
(2)镁元素的化学性质与下列(填选项字母)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3)写出一种含镁元素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4)镁粉可作照明弹,说明镁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
(1)该化学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属于;
(2)(用化学用语填空)该化学变化过程中,①能再分的微粒是;②一定不能再分的微粒是;③生成的微粒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