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新疆地区发展,20世纪50年代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图为“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
| A.聚落 | B.河流 |
| C.地形 | D.耕地 |
有人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最可能的理由是( )
| A.途径峡谷地区位于板块交界,地质灾害频发 |
| B.穿越终年冻土地区,施工难度和工程量过大 |
| C.地处山脉迎风坡,夏季多暴雨,易受洪水威胁 |
| D.距离城镇过远,难以引起聚落空间形态的改变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量农民离开家乡向大城市和东部沿海地区流动,形成了民工潮。大量农民工进城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但也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据此完成6-7题。形成我国民工潮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资源地区分布不均 |
| B.人口密度地区分布不均 |
| C.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差异 |
| D.交通线路地区分布差异 |
下列措施有助于缓解民工潮过度攀升的是
| A.加快农业机械化步伐,提高生产效率 |
| B.加强东西部联系,促进产业转移 |
| C.加快高速铁路建设,缩短时空距离 |
| D.发挥区位优势,加快沿海发展 |
读图2,完成4~5题。
城市化第Ⅱ阶段,主要出现
| A.城市环境质量下降 | B.逆城市化现象 |
| C.一、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 | D.生物多样性增多 |
当前,下列国家中最可能处于城市化第Ⅲ阶段的是
| A.埃及 | B.中国 |
| C.德国 | D.印度 |
图1是我国1953年和2010年人口金字塔图。读图完成1~3题。
据图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a图所示人口增长特点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
| B.b图所示人口增长特点是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
| C.a图表示1953年的人口结构,人口老龄化问题显著 |
| D.b图表示2010年的人口结构,0-14岁男性多于女性 |
从1953年到2010年,我国
| A.人口增长模式不变 | B.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
| C.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 D.劳动力日益短缺 |
目前,我国人口
| A.出生率高、死亡率低、人口增长迅速 |
| B.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 |
| C.出生率高、死亡率高、年净增人口少 |
| D.出生率低、死亡率高、人口出现负增长 |
关于中心商务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中心商务区只提供商务服务
②中心商务区购物和办事的人很多,昼夜川流不息、热闹非凡
③中心商务区的建筑物往往在市区里是最高的
④中心商务区服务遍及全市,交通工具可以方便地到达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对大多数城市来说,不能呈现“碧水蓝天”的原因是
| A.城市“热岛效应”时的城市多雨天,少晴天 |
| B.城市建设大兴土木,尘土飞扬,污水回流 |
| C.沙尘暴时的城市大气能见度变小,水域泥沙含量大 |
| D.城市生活、生产及交通排出废气及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造成城市大气和水域污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