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温度下,在体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A和b mol B气体,发生如下反应:A(g)+B(g)2C(g),5 min后反应达到平衡时n(A)为0.4 mol。在反应过程中体系的温度持续升高,实验测得混合气体中C的含量与温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0~5 min,C物质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4 mol·L-1·min-1
B.图中温度T1时的正反应速率等于温度T3时的正反应速率
C.该反应温度T2时的平衡常数大于温度T3时的平衡常数
D.图中T2时,若只增大压强,则正、逆反应速率不改变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用石墨作电极电解AgNO3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欲使电解液恢复到起始状态,应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  )

A. AgNO3 B. H2O C.Ag2 O D.Ag(NH3) 2 OH

下列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Na2CO3溶液: C(OH)+ C(H+)= C(HCO3)+2 C(H2CO3)
B.0.1溶液:
C.室温下,向0.01溶液中滴加溶液至中性:
D.25℃时,、浓度均为0.1混合溶液:

在化学学习与研究中类推的思维方法有时会产生错误的结论,因此类推的结论最终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确定其正确与否。下列几种类推结论中正确的是()
①HCl气体可被浓硫酸干燥,HI气体也可被浓硫酸干燥,
②过量CO2通入漂白粉溶液,所得溶液具有漂白性,过量SO2通入漂白粉溶液,所得溶液也具有漂白性(不考虑溶解)
③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甲苯也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
④Al(OH)3、Cu(OH)2受热易分解,Fe(OH)3受热也易分解
⑤37℃时,Fe3+、Cu2+能催化H2O2的分解;100℃时,MnO2、过氧化氢酶也能催化H2O2的分解

A.④ B.②③ C.④⑤ D.①②④⑤

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 论
A
向两份蛋白质溶液中分别滴加饱和NaCl溶液和CuSO4溶液
均有固体析出
蛋白质均发生变性
B
将少量某无色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出现白色沉淀
该气体一定是CO2
C
分别用测定常温下0.1 mol·L--1 Na2SiO3和Na2CO3的PH
PH:Na2SiO3﹥Na2CO3
非金属性Si﹥C
D
向浓度均为0.1 mol·L-1NaCl和NaI混合溶液中,
滴加少量AgNO3溶液
出现黄色沉淀
Ksp(AgCl)>Ksp(AgI)

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方法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A.向饱和FeCl3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可制取Fe(OH)3胶体
B.取少量溶液X,向其中加入适量新制氯水,再加几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说明X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C.室温下向苯和少量苯酚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适量NaOH溶液,振荡、静置后分液,可除去苯中少量苯酚
D.已知I3I2+I,向盛有KI3溶液的试管中加入适量CCl4,振荡静置后CCl4层显紫色,说明KI3在CCl4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